迪趣网

​2010年,美国小伙花2美元买旧照片,5年后拍出500万美元“天价”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2010年,美国小伙花2美元买旧照片,5年后拍出500万美元“天价” 2010年,一个美国小伙花两美元买了一张老旧的照片,同一时期,一张拍摄于1880年的老旧照片被卖出了230万美元的“高价

2010年,美国小伙花2美元买旧照片,5年后拍出500万美元“天价”

2010年,一个美国小伙花两美元买了一张老旧的照片,同一时期,一张拍摄于1880年的老旧照片被卖出了230万美元的“高价”。

这两件事本毫无交集,殊不知,在时光流转到2015年,这张美国小伙手中购买价格仅仅2美元的老旧照片,一下子拍出了500万美元的“天价”。

一、幸运儿蓝迪

2010年,一张老旧的照片被拍出了230万美元的“高价”,这张照片年代久远,拍摄于1880年,但是,“年龄”并不是人们狂热追捧它的原因,它是当时能找到的唯一一张“比利小子”的照片。

我们不禁疑问,“比利小子”是何许人也?为何在美国人心中有这样独特的地位?

其实,“比利小子”并非是一个纯然的好人,他生前曾以偷盗、杀人闻名于美国。

照片拍摄时的地点新墨西哥州萨姆纳堡正是1881年“比利小子”被枪毙的地方。

但是,由于“比利小子”对于美国人的特殊性,使得他的照片变成极为罕见和昂贵的珍藏品。

同样是在2010年,一个美国小伙在卖老旧照片的店里犹豫不决。

他非常喜欢收藏有纪念意义的老旧照片,但是,在那一刻他的兜里仅有2美元。

要知道,当时一张老旧照片的价格是2美元,他所剩的2美元只能买一张照片。

这个时候“选择恐惧症”开始干扰他的思绪,一边是难得一见的湿版摄影照片,一边是自己感兴趣的打槌球照片,哪个都是蓝迪不可割舍的存在,以至于他在照片前犹豫了好久。

最终,他决定用仅剩的2美元购买打槌球的照片,这也就是后来被排出天价的“比利小子”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哪怕蓝迪最终做了决定购买打槌球,他依旧对古老的湿版摄影照片恋恋不舍,以至于有冲动将打槌球的照片放下,将古老的湿版摄影照片带走。

所幸,他最终坚持了最初的决定,这才有了之后的奇闻。

2015年,“比利时小子”的又一张老旧照片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对此,美国社会更多的是不敢置信,他们觉得2010年“比利小子”的照片已经是孤本,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第二张。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奇妙,这张照片是真的。

原来,蓝迪并没有跟大家讨论这张照片的真假,而是将它交给了专门进行美国西部文物鉴定家的机构卡金公司,通过里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

鉴定的最终结果,让美国社会震惊了,这张照片确实是“比利小子”在1878年拍摄的,比2000年拍卖的“比利小子”的照片,在拍摄时间上早了整整两年。

虽然,照片只是普通的洗版照片,照片的内容只是普通的家庭聚会,夹杂着普通的槌球运动,但是由于照片里有主人公“比利小子”,一下子便升级为500万美元的天价照片。

这笔天降横财,一下子砸在了幸运儿蓝迪身上,此时的蓝迪怀揣“500万美元”巨款,再也不是那个只有两美元,只能踌躇、犹豫的青年。

二、“比利小子”的悲惨世界

为什么“比利小子”会抢劫、杀人,乃至无恶不作?这和他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在“比利小子”的一生中曾换过很多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1860年,“比利小子”于美国西部的一个困难家庭呱呱坠地,当时他的名字叫威廉·邦尼。

然而,威廉·邦尼这个名字并没有伴随他多久,随着父亲的离开,“比利小子”的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

“比利小子”也随之更名为亨利。本以为在重组家庭中,“比利小子”最起码能够平安长大,殊不知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74年,“比利小子”的母亲去世了,死因是肺结核。随后,他的继父拒绝承担他的抚养义务,“比利小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此时,“比利小子”只得不断借住在亲戚家里,但是,亲戚家也有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怎么会重视?

于是,小亨利为了填饱肚子,在他人的诱导之下。从事了第一次违法行为,在这次犯罪活动中,小亨利因为年纪尚小,经验不足,很快便被警察逮捕了。

当时的美国监狱条件很是简陋,饥寒交迫下,小亨利利用自己身材弱小的“优势”,从监狱的烟囱中逃了出去。这一逃,便是他短暂的一辈子。

刚从监狱中逃出来,小亨利无论如何也不能回到他所寄住的亲戚家,所以,他从一个可怜的孤儿,变成了悲惨的流浪儿。

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和一群不良少年一起进行小偷小摸的犯罪行为,此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安特里姆。

他和小伙伴们游走在美国西部的各大牧场之间,从偷取食物到偷盗当地驻军的战马,少年安特里姆由于偷盗手段简洁利落,在这群人中小有名气。

1976年,安特里姆因在一次行动中失手打死了一名铁匠而落去了警察的法网。本以为他将被圈禁一生,却不想,有过越狱经验的安特里姆再一次从监狱中逃了出来。

虽然,安特里姆成功越狱,但是这次的事件对他影响巨大,以至于他不得不离开当时的所在牧场,另谋出路。

随后,他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组织,“The Boys”犯罪团伙。他跟随“The Boys”犯罪团伙回到了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的黑暗地带新墨西哥州林肯县。并给自己改名为“比利小子”。

在新墨西哥州林肯县的生活和牧场不同,倘若在牧场偷盗,最大的危险也就是被抓住而已,只要身手干净利落,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而在新墨西哥州林肯县不同,这里非但没有法律约束,还充斥着帮派之间争地盘的流血斗争,想要活命,只能比旁人更狠。

回忆起当时的“比利小子”,有人用“猫”来形容他。因为蓝眼睛的“比利小子”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像猫一样优雅迷人的,而他从拔枪到开枪只要0.3秒的高超技艺也迎来了无数人的喝彩。

凭借优秀与狠劲,“比利小子”成功在一众“恶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当地报纸的点名的“坏人”。

然而,“比利小子”凶狠的“作恶生涯”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林肯县战争的结束,“The Boys”犯罪团伙解散了,失去组织庇佑的“比利小子”,又开始通过偷盗牲畜来过日子。

此外,在“The Boys”犯罪团伙中,他染上赌博的坏习惯,在必要的时刻,他可以毫不心慈手软夺人性命。

三、“恶魔”的陨落

1880年,林肯县的治安依旧堪忧,为了维持当地的秩序,林肯县的治安官决定先将最大的“恶势力”“比利小子”绳之以法,于是发布了悬赏500美元的追捕令,势必要将他捉拿归案。

为了500美元的悬赏金额,很多人想要将他抓捕归案,然而经过多年的训练,“比利小子”的实力不容小觑,追捕他的人,不是受伤便是丧命,从没有一个人能够从“比利小子”手下全身而退。

抓捕“比利小子”的事情陷入了僵局,新墨西哥州州长想出了另一个法子,诱降。他以“大赦”作为条件派人跟“比利小子”谈判。

谁都不想永远活在黑暗中,他只是已经无法回头罢了。此时,有这样好的机会摆在眼前,“比利小子”毫不犹豫地带枪投降。

然而,“大赦”只是州长诱降“比利小子”的手段,他并没有遵守承诺放过“比利小子”,而是将“比利小子”关了起来。随后发生了“比利小子”的越狱事件。

关于“比利小子”越狱的故事大概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比利小子”由于罪行严重,在1881年4月13日被判处绞刑。

为了保命,他于半个月后成功越狱,在其越狱途中,有两名看守警官牺牲。

还有一个是当时被州长派遣诱降的警长自觉失信,他想方设法地帮助“比利小子”。

在把“比利小子”从监狱带到法院的路上,让“比利小子”假借上厕所拿枪越狱。然而,当时从厕所出来的楼梯很窄,“比利小子”越狱并不容易,虽说警长有意防水,依旧没有避免伤亡。在交火过程中,有两名警察牺牲,“比利小子”成功越狱。

越狱加枪杀警察,让“比利小子”成了当地警官的头号敌人。原来的警长因为重大过失被革职,新上任的警长开始对“比利小子”进行从重金悬赏到张贴海报的“全面通缉”。

1881年7月14日,在经历了整整三个月的逃亡之后,“比利小子”中枪身亡。

四、时势造英雄

既然“比利小子”在生前作恶多端,为何会成为美国社会追捧的英雄,连往日的照片都能够拍出百万天价?

究其根本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和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些莫大的关联。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哪怕为了安抚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福利待遇,依旧不能掩盖美国资本家剥削的本质。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政府一直在资本家的摆布之下,所谓总统,只不过是资本家的傀儡罢了。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美国政府的政治危机层出不穷。

从美国前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到希拉里机密泄露的丑闻,再到前几年特朗普的闹剧,美国的政治环境从不单纯,百姓自然也落不得好处。

乱世出英雄,美国人自然希望在此时能有英雄出现救世。

哪怕英雄不能力挽狂澜地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一些改变也是好的。

那么,难道美国人不知道“比利小子”作恶多端,黑历史累累吗?

不,他们心里很清楚,但是,就像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自己的作品《捕蛇者说》中描述的那样,当地的捕蛇者捕毒蛇,难道他们不清楚毒蛇会将人毒死吗?

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一直都知道的。但是在朝廷沉重的赋税面前,毒蛇的毒不值一提。

所以,在美国人心中,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的“毒害”相比,“比利小子”的恶不值一提。

此外,美国人极为向往自由,“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反抗。所以,一遇到不合理侵犯自己利益的事,他们便会向政府游行示威,来代表自己的愤怒。

而抛开“比利小子”的作恶不提,他本身对于当时环境的反抗、对于自由的追求,无形中被广大美国民众圈粉,成了他们心中英雄的模样。

当然,“比利小子的”也并非一无是处。

他身手敏捷,枪法如神,外表俊朗,行事优雅,虽然狡猾多端,依旧很符合美国人对于英雄的想象。

大多数美国人都有慕强心理,他们崇拜英雄,我们从美国人对于漫威电影中超级英雄的狂热程度便可以推知一二。所以,哪怕是死后,“比利小子”依旧被美国人追捧。

1958年,有关“比利小子”的电影《左手神枪》被搬上了影评。《左手神枪》翻拍于“比利小子”的传记,一炮而红。

1973年,电影《比利小子》成为最伟大西部片之一,其热度经久不衰。值得一提的是为这部电影相关的两首音乐《Billy》和《Goodbye Holly》来自于著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连如此德高望重的人都在为“比利小子”叫好!

在如此声名下,“比利小子”的影响在美国人心中的愈发伟岸。甚至曾有报道称“一张比利小子的照片就像是美国西部文物的圣杯。”这是何等盛赞?

然而,作为美国有名的传奇人物,“比利小子”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他在黑暗中汲取养分成长,又将自身的能力于黑暗中挥霍。

他生来坎坷,从未有人教过他善良,在他拥抱最后一丝善良,纵身前往光明的时候,由于先前的累累恶行,迎来的依旧是被欺骗的恶意。

我们要以此为鉴,哪怕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依旧要坚守心中的底线,以此来逆风翻盘的机会。

相关文章

    ​《七零娇气美人「穿书」》作者:棠酥

    ​《七零娇气美人「穿书」》作者:棠酥

    ​话说太蓬山 一

    ​话说太蓬山 一

    ​邵文龙 夏晓明|劳动者的辞职权问题研究

    ​邵文龙 夏晓明|劳动者的辞职权问题研究

    ​「名著品鉴」金瓶梅词话精粹

    ​「名著品鉴」金瓶梅词话精粹

    ​学校办学章程

    ​学校办学章程

    ​“一夜暴富”成过去式?英石行业出路在何方?

    ​“一夜暴富”成过去式?英石行业出路在何方?

    ​湘江之战——红军长征第一战到底有多惨烈?

    ​湘江之战——红军长征第一战到底有多惨烈?

    ​在中国,哪些城市才是名副其实的“古都”?

    ​在中国,哪些城市才是名副其实的“古都”?

    ​废都 第三十五章 贾平凹

    ​废都 第三十五章 贾平凹

    ​重新打量今天的西部!

    ​重新打量今天的西部!

    ​大国海盗:林凤

    ​大国海盗:林凤

    ​二战日本军衔解读

    ​二战日本军衔解读

    ​万字长文,奏响领导者进化三部曲

    ​万字长文,奏响领导者进化三部曲

    ​出监前,服刑人员要经历这些事情

    ​出监前,服刑人员要经历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