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战功堪比左宗棠,却被斩首示众,是民族英雄还是逆贼屠夫?
他战功堪比左宗棠,却被斩首示众,是民族英雄还是逆贼屠夫?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然而,很多人也说,晚清大将赵尔丰同样是一位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尽管如此,他在历史书籍中却被定性为一个负面人物。
赵尔丰,字季和。他的哥哥是当时的盛京将军赵尔巽。他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但自己成绩实在太差,屡次会考都不中,只能通过纳捐走上当官这条路。但进入官场后,凭借家族关系,以及自己的奋斗,他一路升官,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1905年5月,西藏本土的统治者与英国势力勾结,试图颠覆西藏。当时,清朝政府忙于内外事务,无法有效管控西藏。而驻藏官员处理藏区事务也很不力。因此,西藏统治者转向英国,形成亲英势力,中国边境面临危险。当时的清驻藏大臣凤全也被他们杀害。
危急关头,赵尔丰临危受命,立即征兵买马,率军进入西藏,平定了地方土司的叛乱。
平定叛乱后,赵尔丰并未得到喘息的机会。由于改土归流的政策严重损害了地方统治者的利益,各种大小冲突不断。赵尔丰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一直忙于作战。1909年,他成功击败了进攻巴塘的西藏叛军,并趁机收复了四个重要部落领地。1910年,他又收复了三崖。此后,西藏才获得安定。赵尔丰可以说为祖国的和平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戎马一生的赵尔丰,在打了胜仗后,本应安享晚年,却无奈地站在了新旧时代的十字路口。
1911年,腐朽的清政府出售国家铁路权益给西方。当时担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无法违抗清朝的命令,只能压制保路运动,逮捕进步人士,并下令清兵当场枪杀了30多位请愿群众,造成了轰动的“成都血案”。
辛亥革命后,四川建立了军政府,进步思潮开始涌现。军队内部爆发叛乱,赵尔丰被怀疑是兵变的策划者,被尹昌衡下令逮捕审查。
1911年12月22日,66岁的赵尔丰被士兵们从床上硬拉起来,然后五花大绑,被带到了军民公审的现场。在那里,他被判处死刑,由起义者陶泽琨负责执行,亲手将他斩首。此时,距离他平定西藏叛乱还不到1年。
就在行刑的时候,恰好有一位外国人在场,于是顺手地拍下了这个场景,那位刽子手手持着赵尔丰的头颅,而周围的民众则欢呼起来。
两年后,杀害赵尔丰的陶泽琨也没能逃过厄运。赵尔丰的哥哥赵尔巽通过行贿袁世凯,在四川都督胡景尹的支持下将陶泽琨杀害。
回顾赵尔丰的一生,他通过捐纳进入了权力的殿堂。后来在危急时刻,他依靠强硬手段和严厉的军事措施,击败了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和英帝国主义试图分裂川边藏区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还粉碎了英帝国主义试图在印缅地区、藏区和川滇地区扩张的阴谋,巩固了中国西南的国防。
他在当地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使川边藏区的人民摆脱了几百年来的束缚,实现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推动了经济、文教和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不过,就像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一代人只能完成一代人的事情”,对于清王朝而言,赵尔丰无疑是一位忠心耿耿、为国家奉献的杰出人才;然而,在时代的巨大浪潮面前,他却显得不合时宜。在平定保路运动时,他采取了残酷手段,大肆屠杀进步人士。这成为他生命中悲剧的一部分。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也非常复杂。他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罪人。他的死亡既壮烈又令人遗憾,他成为了新旧时代交替中的牺牲品。
不管怎么说,就我个人来说,仅凭他守护边疆的安宁这一功劳,就足以成为英雄了,不知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