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八极拳儒家思想践行者: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八极拳儒家思想践行者: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 八极拳儒家思想践行者: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 李书文,是八极拳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代表人物,有“神枪李书文”之美誉,又因功力奇大,

八极拳儒家思想践行者: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

八极拳儒家思想践行者:一代宗师神枪李书文

李书文,是八极拳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代表人物,有“神枪李书文”之美誉,又因功力奇大,出手必伤人,武林当中又人送绰号“李狠子”。

李书文画像

但李书文的狠,是有大义之原则的,我们先看看史料的记载吧。

1、小站练兵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他利用各种手段和关系笼络武艺高强之士,并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国军事教官来训练他的精锐部队。

李书文的师父黄士海收到袁世凯的聘书,因年事已高,特推荐弟子李书文去任教。李书文到兵营后,袁世凯的卫队武道教官日本武士伊藤太郎,见他貌不惊人、瘦小枯干,李书文身材瘦小,用现在的话说也就1.6米多一点,还扛着一杆大枪,就蔑视地对李书文说:“大大的东亚病夫。”并用小手指向下连续指点。刹那间,李书文以闪电般的速度,施枪刺壁蝇之绝技惩罚了他。

众人惊愕,伊藤大怒,挥起日本长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李书文头顶猛力劈下。李书文大枪一抖,将刀崩飞,再顺势一枪“泥鳅翻花”,刺穿伊藤的咽喉,又大枪一挑,将死尸甩出演武大厅外。

众人惊呼。日本武道教官秋野、井上、野田见同伴被李书文刺死,齐挥刀恶狠狠地朝李书文扑来。只见李书文进出如闪电,退守如矢箭,大枪一抖如蛟龙出水,左刺右挑,顿时血肉横飞。顷刻间,三位日本武道高手的尸体都被甩出演武大厅之外。

众人惊愕之时,李书文大枪一摆,刺向厅柱之蝇,蝇落而厅柱无痕。厅内立刻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袁世凯连呼:“神枪!神枪!真乃神枪也!”

从此,“神枪李书文”名冠天下(后人简称为:“神枪李”)。

2、京城打擂俄国拳王

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俄国著名拳王马洛托夫来华,在京设擂台,贴海报,夸海口,侮我中华儿女,激起中华民众及有志之士的极大愤慨。

京、津两地武术名手与其较技,均败。李书文的二师父张景星时为天津“中华武术会”教习,捎信给李书文,见信后,李书文奉师命立即到京赴擂。

一切手续办妥后,李书文飞身来到擂台之上,马洛托夫见李书文瘦小枯干,于是双手抱肩,对着李书文蔑视地吐了一口唾沫。李书文义愤满胸,怒发丹田,随手一记“霸王挥鞭”卧风掌,打得马洛托夫晕头转向,将其左腮部打掉鸡蛋大小的一块皮。未等马洛找夫反应过来,李书文奋起神威,顺势一招“六大开抱肘”,以闪电般的速度,运起千钧之力将马洛托夫肋骨打裂,击下擂台。

众人观呼,延臣大喜,联奏,欲封李书文为五品顶戴、近侍卫队武术总教习。李书文以师父需他尽孝道为由谢辞。宣统皇帝及众朝臣无奈,赐金佛座像一尊以示嘉奖。

3、奉系三军武术总教师

1908年,李书文应奉系将领许兰州之邀请赴奉天作客。奉军大帅张作霖久闻“神枪李书文”大名,亲自登门拜会,并敬聘为奉军三军武术总教师(三军为:卫队、骑兵部队、步兵军官训导营)。

当时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是日本,所以,在张作霖各部队中任武术教官的主要是日本人,其次才是中国人。日本武术教官冈本向张作霖提出:要与李书文比武较技,条件是:如李书文赢了,由李书文在此任教官,他们日本人统统走;如李书文输了,必须马上走人。

张作霖也想见识一下李书文的的功夫到底有多高,李书文看到张作霖之意,对日本人的挑战早已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说:“两人较技,非同儿戏,难免伤残。我是一个快入土的糟老头子,日本人伤了我无所谓;但如果我伤了日本,日本当局怎能与你张大帅善罢干休。这样吧,让我们按规矩各立一张生死文书:无论哪一方伤残,都不要偿命,这样我才能与日本人交手。”

张作霖见过冈本的功夫,暗想:李书文已50多岁,人老不讲筋骨为能,怎么能伤害得了冈本;如冈本伤了李书文,大概也不会致命,我是大帅,对许兰州也有交待。

于是同意双方立下生死文书,李书文走下场与冈本对峙。立了生死文书的冈本更加狂傲,急不可待地挥动双掌,恶虎擒羊般朝李书文颈部击去。李书文迅速侧身躲过,顺势一掌,击中冈本肩头,冈本的肩胛骨立即粉碎。

4、武士的品德

“神枪”李一辈子比武无数,名扬全国,一生比武无败绩,但李遵守武林规矩不偷袭、不暗算、不失诺,有武士的品德。

比武伤人,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但难能可贵的是,很多情况下的比武,李书文用狠,是为了彰显民族大义而为之。

5、尊师为父

李书文人格高、品质好,待黄四海、张景星如父,在黄家、张家学艺一辈子没坐下过,一直站侍二师左右,李在外面所挣大洋,必寄到二位师父家,后面弟子辈辈如此,形成门风,黄公去世后,李守墓三年。

6、仗义疏财

同时,李书文重礼教,强调忠仁义勇,对钱财、富贵有独到见解,他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房子多,穷人买不起,富人不愿买。钱是白的,眼睛是黑的,咱爷们有艺。”

家乡遇旱灾,收成不好,李回乡时,施舍邻里,把大洋分给乡亲,有时从外面带粮食回来救济。平常回乡时,总把大洋拿出一部分换成铜板,进入离家十里八村,当地孩子一看马拉蓬轿车,知道是“把势爷爷”回来了,跟在车后面跑,李让徒弟扬钱于路,有时他下车在孩子们中间练习鹞子穿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