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聊聊黄麻起义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聊聊黄麻起义 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黄安、麻城两县党组织共同发起了“九月暴动”,拉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黄麻起义是在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和中共黄麻特委的具体领导下,我党

聊聊黄麻起义

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黄安、麻城两县党组织共同发起了“九月暴动”,拉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黄麻起义是在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和中共黄麻特委的具体领导下,我党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领导举行的著名起义之一。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以黄麻起义为开端,起义武装后来转战木兰山,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武装割据,最终发展成为强大的红四方面军。起义区域后来扩展为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九月暴动”和中共黄麻特委的成立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并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等群众基础较好的省份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制订了秋收暴动计划,将全省划分为鄂东等7个工作区域。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罗田县委书记的李梯云(即李济棠,麻城人),在武汉同省委取得了联系,奉命于1927年9月下旬返回麻城,在麻城乘马岗北部找到麻城县委,并在乘马岗的邱家畈就中央会议精神和省委计划向中共麻城县委做了传达。与会的有蔡济黄、刘文蔚、徐子清、徐其虚、江汉翘、王树声、王宏学、廖荣坤等20余人。会议决定遵照上级指示,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在中共湖北省委的指导下,黄安、麻城于1927年9月共同发起了暴动,史称“九月暴动”。9月26日,麻城乘马、顺河等地相继召集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号召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暴动,没收地主财产,严厉打击反革命的复辟活动。广大农民群众高呼“杀豪绅,分田地”的口号,带上刀矛、土铳,扛起锄头、扁担,不分昼夜地搜捕豪绅地主,打开地主的谷仓衣柜,把粮食和衣服分配给贫苦农民。麻城地区规模比较大的农民暴动有:邱家畈农民暴动,乘马岗农民暴动,林家山农民暴动,顺河林店、朝阳店、湾店“三店”农民暴动等。黄麻两县爆发的大大小小的农民暴动多达三四十起。以捕杀土豪劣绅为主要斗争目标的“九月暴动”,沉重地打击了黄麻两县豪绅地主掌控的地方政权和反动武装,摧毁了乡村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为更大规模地发动武装起义扫清了障碍。

但是,由于黄麻两县党组织缺乏领导武装暴动经验,没有在斗争中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军队,以致在国民党三十军魏益三部的镇压之下,两县党组织拿不出针锋相对的斗争计划,“九月暴动”不得不暂停下来。中共湖北省委接到黄安、麻城两县关于“九月暴动”的报告以后,得知两县尚有相当数量的革命武装和很好的群众基础,决定加强对黄安、麻城地区农民运动的领导,并于10月下旬派符向一、吴光浩、刘镇一、黄赤光、王志仁等人到黄麻地区工作,筹建中共黄麻特委。

11月3日,符向一等人在黄安县七里坪文昌宫小学召开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讨论了发展党团组织,扩大革命武装、准备武装暴动等重要问题。会议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成立了中共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符向一任特委书记;刘镇一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为加强特委对农民武装的领导,派潘忠汝任黄安农民自卫军大队长,吴光浩任麻城农民自卫军大队长,继续发动黄麻两县群众,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中共黄麻特委的成立,为黄麻两县人民协同作战,举行大规模的武装暴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黄麻起义的爆发和过程

中共黄麻特委成立以后,根据省委指示精神,组织了一批坚定勇敢的党、团员分头下到各区,宣传发动群众。符向一留黄安,刘镇一赴麻城,分头巡视指导两县工作。

11月10日,国民党三十军魏益三部一个营由黄安城出发向七里坪进犯。黄麻特委火速派人前往麻城,调麻城农民自卫军一部,协同黄安农民自卫军消灭该敌。当晚,因马夫走漏消息,敌军早有准备,一面赴县城求援,一面开南门逃走。黄安城内国民党三十军一个团,因慑于农民武装的强大声势,悄然退避黄陂。11日,农民武装进驻七里坪,当即召开了2万多人的庆祝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这次行动,虽未与国民党军正面交锋,但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巨大力量,看出了国民党军的虚弱本质,增强了斗争勇气。

农民武装进驻七里坪后,中共黄麻特委于11日在文昌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会议认为武装暴动已准备就绪,决定发动武装暴动,夺取黄安县城。当即成立了黄麻暴动行动总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成员由潘忠汝、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等人组成。

11月13日,得悉国民党第三十军一个团即将回黄安城。黄麻特委遂决定进攻县城消灭该部,乘机夺取武器武装自己。于是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大部(另留下一部在黄安、光山、麻城交界之北界河负责警戒,以防河南反动红枪会进犯),及七里、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队,组成攻城部队,集结于七里坪。起义行动总指挥部还挑选了70余名年轻力壮的义勇队员,组成攻城突击队,佩戴短枪、短刀,由吴光浩率领,绕小道化装先行潜入县城,准备里应外合。

晚10时,起义部队自七里坪浩浩荡荡出发,人人胸佩红色赤化带,左膀系着白布条,手持刀、矛、土炮、来复枪、撇把子枪等武器,杀向黄安县城。

14日凌晨4时许,起义军主力及其配合作战的群众约3万人均抵达黄安城,将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呯、呯……”随着几声清脆的枪声响起,传来了“同志们,我们登城啦”的高声呼喊。吴光浩率领的突击队突袭得手了,城外的攻城队伍群情振奋。潘忠汝立即下令:“同志们,攻城开始了,冲啊!”霎时,杀声响彻山岳,呐喊声震撼大地。向黄安城的总攻开始了。起义军有的架起云梯,攻向城头;有的抬起树筒,撞开城门;有的燃起大火,烧毁城门。人们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攻城战斗。

城门打开,潘忠汝率精锐起义军直扑国民党三十军一个团常驻之地火王庙,未遇大的战斗,始知该团敌军主力尚未到达,俘虏了先行安营的几名副官及随行人员。接着,起义军挥戈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备队驻地,攻破县衙,反动警察40余人来不及抵抗就全部缴械投降。县长贺守忠及司法委员王治平,改组委员等多人,以及躲藏在城内的15名土豪劣绅亦悉数被捉。起义军彻底摧毁了反动政府,全部消灭了反动武装。缴枪100余支,子弹90箱,被子100余床,军钞数百元。还砸开了反动监狱,释放了被关的全部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潘忠汝

占领县城后,鄂东革命委员会在全城张贴布告,宣布这次暴动的意义,要求商家照常营业。农民自卫军协同城内工人纠察队,在大街小巷站岗放哨,维持秩序。由于总指挥部的精心指挥,起义军占领县城后对市民秋毫无犯,城内秩序井然。

党领导下的大别山区首次农民武装暴动——黄麻起义胜利了,土地革命的旗帜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城头。

黄安县农民政府的成立和鄂东军的诞生

14日下午4时,起义行动总指挥部侦悉国民党三十军一个团已进至离县城10千米的地方。为避敌锋芒,中共黄麻特委和起义行动总指挥部率起义军返回七里坪。15日,黄麻特委和起义行动总指挥部获悉国民党三十军这个团在黄安县城内仅驻一夜,因畏惧起义军进攻,于次日早晨逃跑了。16日,特委和总指挥部即组织起义军威风凛凛地开进了黄安城,并加紧开展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的工作。

11月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筹备处在县城南门外校场岗举行盛大集会,参加的群众有万余人。符向一、刘镇一、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王志仁、戴季英等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宣告黄安县农民政府正式成立,农民政府委员共9人,曹学楷任主席。在与会群众雷鸣般的欢呼声中,曹学楷、王秀松、吴光浩、陈定侯、戴季英、田开寿等9位委员登上主席台,宣誓就职。农民政府主席曹学楷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种田佬,每年除了完粮饷送钱把大老爷,或者是被土豪贪官抓着打屁股,关牢和砍脑壳以外,再不敢进大老爷的衙门。但是,今天我们种田佬、担粪的,公然自己组织政府,自己做起委员来了。这点证明我们革命的力量,证明现在是劳农世界,无产阶级的世界了。”他的演说,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会场上群情振奋,爆发出一阵阵高亢的呼喊声。

接着,鄂东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刘镇一向大会报告了全国各地的暴动情况。中共黄麻特委书记符向一也在大会上作了演说,他介绍了八七会议制订的暴动政策,着重指出“此次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只有共产党能为工农谋解放,只有共产党是工农救苦救难的菩萨”。他表示欢迎劳工农友加入共产党,当场有数十人报名入党。至此,全场气氛热烈至极,群众高呼“农民政府万岁、拥护中国共产党、杀尽土劣贪官、实行土地革命”等口号。中共麻城县委派出21名代表前往祝贺,并表示:“你们已经抓到了权柄,故有今日这样的好处。我们回去也一定照你们这样去抓到权柄!”就在这次大会上,麻城21名代表中未入党的15人当即申请加入共产党。

中共黄麻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将参加暴动的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黄安农民自卫军为第一路,麻城农民自卫军为第二路。全军共300余人。潘忠汝任鄂东军总指挥,吴光浩、刘光烈为副总指挥,潘忠汝兼第一路司令,吴光浩兼第二路司令,戴克敏为鄂东军党代表兼第一路党代表,刘文蔚为第二路党代表,汪奠川任鄂东军参谋长。鄂东军总指挥部设在黄安县城孔庙。

鄂东军成立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随着参谋长汪奠川发出“立正”的口令,300多名战士英姿勃发,精神抖擞,排成整齐的方阵。闻讯赶来祝贺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安静地聚集在周围,欣喜地注视着这支为自己谋利益的革命军队。潘忠汝等人骑马检阅了部队以后,一齐登上主席台。潘忠汝庄严宣告:“同志们,从现在起,我们有一支正式的革命军队了!”全体战士一齐高声欢呼起来,纷纷表示要勇敢战斗,消灭反动派,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武装自己。

然而这个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最终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12月5日夜,国民党十二军闻清霖部由麻城宋埠出发,奔袭黄安城。鄂东军和农民义勇队英勇地投入了保卫黄安城的战斗。但终因众寡悬殊,城门被敌攻破。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副总指挥刘光烈、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先后在守卫北门、南门的战斗中牺牲。解放21天的黄安县城,又陷入敌手。

黄安县城失守后,主力部队72人突出重围,在木城寨召开会议以后,向黄陂境内木兰山转移,开展游击战争,随后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以柴山保为中心,在鄂豫边实行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道路。

黄麻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指引下发动的,在中共黄麻特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大别山区首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起义的武装力量是黄麻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和农民义勇队。这次起义以坚决有力的行动,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进攻。这次起义胜利后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组建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支革命军队——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这支军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最初来源和骨干力量。起义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暴动的旗帜,极大鼓舞了鄂豫皖边区人民的斗争勇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