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生意人的本质体现:美俄联手并非是对付中国!真正的目标是谁?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生意人的本质体现:美俄联手并非是对付中国!真正的目标是谁? 2025年2月24日,联合国大会上演了一幕令全球瞠目结舌的“外交奇观”——美国和俄罗斯罕见地站在同一阵营,共同否

生意人的本质体现:美俄联手并非是对付中国!真正的目标是谁?

2025年2月24日,联合国大会上演了一幕令全球瞠目结舌的“外交奇观”——美国和俄罗斯罕见地站在同一阵营,共同否决了乌克兰提出的谴责俄罗斯“侵略”的决议草案。这一戏剧性转变被美媒称为“惊人反转”,而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辩解更耐人寻味:“过去11年通过的决议从未停止战争,这场冲突已拖得太久。”

事实再次雄辩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特朗普是个生意人,喜欢赚钱不喜欢战争。生意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将利益最大化。美俄联手是为了遏制欧洲,并不是为了对付中国。

一、美俄“联袂演出”的背后逻辑:利益驱动的权力游戏

1.美国的“抽身战略”:从“代理人战争”到“止损优先”

美国此次立场逆转并非偶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1000亿美元军事援助,但战局僵持、欧洲防务自主化加速,令特朗普政府意识到冲突长期化反噬美国利益:

国内压力:美国民众对“无底洞式援助”不满加剧,2024年大选中,特朗普以“结束战争、专注美国优先”为口号赢得摇摆州支持;

地缘算计:欧洲借冲突推进“战略自主”,削弱北约对美依赖,美国需腾出资源应对亚太竞争;

资源争夺:美国急于与乌克兰签署稀土矿产协议(如锂、钛),试图以“停战”换取对乌关键资源的控制权。

特朗普的“生意人本性”在此次投票中暴露无遗:反对乌克兰提案是为施压基辅接受美方主导的和平方案,同时向俄释放缓和信号,为后续资源交易铺路

2.俄罗斯的“破局之术”:打破孤立,争夺话语权

俄罗斯投反对票的动机同样现实:

舆论反击:乌提案将冲突责任单方面归咎于俄,俄需打破西方“侵略者叙事”,争取发展中国家理解;

战略缓冲:与美合作可分化美欧联盟,减轻制裁压力,并为未来谈判争取筹码;

资源博弈:普京公开表示愿与美合作开发顿巴斯稀土矿产,暗示“利益置换”可能。

美俄此番联手,本质是“遏制欧洲”而非“对抗中国”。俄媒直言:“欧盟试图通过矿产协议与美国竞争,实为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

二、欧洲的愤怒与乌克兰的绝望:盟友契约的崩塌

欧洲国家对美国“背叛”反应激烈。比利时前首相痛批:“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时刻!” 分歧根源在于:

安全焦虑:欧洲视俄乌冲突为“生存威胁”,而美国将之视为“可交易的筹码”;

经济争夺:欧盟提出“双赢”矿产协议,试图抗衡美国对乌资源的垄断意图;

外交挫败:美国单方面提出决议草案并弃权,让欧洲在联合国舞台“措手不及”。

乌克兰则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泽连斯基虽新获欧洲35亿欧元援助和军备支持,但美俄若绕过欧洲达成停火协议,乌或将被迫以领土或资源换取“和平”,陷入“弱国无外交”的绝境。

三、中国的冷静与平衡:弃权票背后的战略定力

中国再次投下弃权票,传递明确信号:

1.反对单边叙事:拒绝将冲突归咎于某一方,强调需平衡各方安全关切;

2.推动实质和谈:主张“照顾彼此关切的公正解决方案”,而非空洞谴责;

3.凝聚南方国家: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共同成立“和平之友”小组,倡导多边对话机制。

中国立场并非“骑墙”,而是基于对冲突根源的清醒认知:北约东扩、地缘安全赤字、资源争夺等结构性矛盾,绝非一纸决议所能化解。

结语:国际秩序重构下的“新丛林法则”

此次联大投票揭示三大趋势:

1.美国霸权松动:从“价值观外交”退守“利益优先”,盟友信任度跌至冰点;

2.多极化加速:中、俄、欧、南方国家博弈加剧,传统阵营界限模糊;

3.资源战争升级:稀土、能源争夺取代意识形态,成为大国竞争新焦点。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与普京的“现实政治”在此交汇,而中国以“非阵营化”策略稳守战略主动。未来,俄乌冲突或将以“大国分赃式和平”收场,但国际秩序的撕裂与重组,注定是一场更漫长的博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