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1944年,斯大林对德国发起十次重大战役,导致德军百万人伤亡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1944年,斯大林对德国发起十次重大战役,导致德军百万人伤亡 1943年,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接连失败,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宣布失败。此时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

1944年,斯大林对德国发起十次重大战役,导致德军百万人伤亡

1943年,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接连失败,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宣布失败。此时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嚣张不可一世的德军陷入了劣势,苏联军队在漫长的战线上展开了反攻。

1943年12月,苏联方面已经收复一半左右敌占区,先后解放布良斯克 斯摩棱斯克和基辅等城市。

1944年,等盟军各国通过租借法案,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经济和武器支援后,苏联方面展现了强大了动员能力和工业能力。仅仅半年的时间,苏联方面就组建了一支630万人的庞大部队,同时苏联军队的装备也开始全面超越了德军。

以机械装备为例,1944年年初,苏联方面拥有52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一万多架各式战机,8.3万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反观德国方面,当时德国在东线部署了198个师,大约490万人,其中火炮5.4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400辆,战斗机3000多架。德军除了坦克数量和苏联持平之外,在战斗机和火炮方面均陷入劣势。

而且随着苏联国内军工业的复苏,大量T34坦克开始出现战场上,到了1944年下半年以后,苏联的坦克数量全面超越德国,东线的德军开始被动挨揍。

在斯大林的指挥下,苏联军方在1944年连续发动了10次,总兵力超过100万人的重大战役。这10次重大战役,也被称为斯大林式的10次打击。战役的结果是,苏联方面收复了所有沦陷领土,随时可以攻入德国本土。但与此同时,连续十次超百万人的大反攻,也造成了大量苏联士兵的伤亡。

据战后统计,1944年德军在东线伤亡超过300万,战死士兵123万,失踪和被俘士兵60万。而苏联方面伤亡超过680万人,战死士兵超过160万,失踪和被俘士兵超过17万。

虽然从战果和歼敌人数来看,苏联军队的反攻都堪称完美,取得的战果也极为辉煌,但在武器装备全面超越德军的前提下,苏联军方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损失呢。

要知道,194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开始,盟军在西线投入了超百万军队,牵制住了大量的德国士兵。同时腹背受敌的希特勒,从下半年开始,就有计划地抽调兵力前往西线,准备在阿登地区击败盟军部队,可以说当时东线的德军已经陷入了被动防御。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军队的损失为何这么大呢?

第一:虽然在欧洲战争上,德军的败局已定,但是当时德军的战斗意志依然十分坚定。而且德军内部也不甘心失败,大量普通士兵依旧坚信希特勒会带领他们打赢战争,所以虽然在东西两线都陷入了劣势,甚至连士兵的素质也不如开战之初,但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德国军队依然给苏联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第二:前期德军给苏联带来的损失,已经让两国结下了血仇。1943年之前,在德军的炮火下,苏联伤亡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包括大量普通平民百姓,当时的斯大林格勒几乎被德军打成废墟。这种灭国之仇,让双方都没有和解的可能,就算是德军愿意投降,估计苏联方面也不会放过他们,所以德军方面爆发了强烈的战斗意志。

这里说个小插曲,当时德国和苏联双方对战俘展开了血腥政策,苏德战争期间,双方死亡在战俘营的失败超过100万人。

第三: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德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当时苏联为了尽快打败德国,在战后获得更多利益。斯大林下令让军方开始反攻,面对顽抗的德国军队,明明可以通过围困。等伤亡最小的方式慢慢解决战斗。但出于个人的好大喜功和战后利益划分。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苏联军队采取了效率最高,但也是伤亡最大的方式强攻,让苏联军队遭受了更大的伤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