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不肯出售的战机,飞豹战机有多强?问世30多年仍是无价之宝
我国最不肯出售的战机,飞豹战机有多强?问世30多年仍是无价之宝
这是一款问世30多年我国却始终不肯出售的战机!它被誉为国产战机中的无价之宝,其威力之强,设计之先进,可谓是超乎世人的想象!
而它,就是鲜为人知的歼轰7“飞豹”。
飞豹轰炸机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有着强大的对空、对地作战能力。
之所以要研制这款战机,实在是当时国际压力太大了。
那个时期,各国战斗轰炸机不断更新迭代,苏联研制出了苏24,美国造出了F111,欧盟更是有狂风。
这三款战斗轰炸机无一不是世界顶尖的存在,随便拿一款出来都足以吊打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而同时期我国服役的主力战机轰5,恰恰属于被碾压的一方。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建国初期我国一穷二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于是只能引进苏联战机,其中就包括伊尔28轰炸机。
到了六十年代,在具备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我国这才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并在伊尔28的基础上,研究改进出了轰5、轰5甲等型号。
然而,等到轰5系列大量列装部队的七十年代,各国战机早已将我国甩开了一大截,还发展出了前面提到的三大先进战斗轰炸机。
换一句话说,当国际上已经研发出既能进行空战,又能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轰炸机时,我国还在玩战斗和轰炸分开的老一套,光是作战理念就落后了整整一代。
更何况以轰5速度不过0.73马赫,载重还不到10吨,航程仅有2100多公里的落后性能,战力也没法和美苏欧战斗轰炸机相比。
以欧洲的狂风战斗轰炸机为例,其极限速度2.34马赫,最高载重14吨,最远航程也有将近3900公里,完全碾压我国的轰5。
因此,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差距,我国这才启动了新型超音速战斗轰炸机研制计划,并且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造出来之后要求“20年不落后”,而且要替换当时已经服役了20年之久的老式轰炸机轰5。
关于该计划,当时西安、沈阳、南昌三大飞机制造厂其实分别提出了轰7、歼轰8和强6三个具体项目,但由于技术限制原因,后面两个没能成功上马。
最终在陈一坚总设计师的率领下,西安飞机制造厂603所拿下了轰7这个计划,于1983年开始了设计研发,同时正式改名为歼轰7。
仅仅5年后,歼轰7首架原型机即宣告出厂,并顺利完成了首次试飞,次年实现超音速飞行,再3年后也就是1992年,歼轰7正式列装解放军空军。
而歼轰7问世的消息一经公布,即震惊了中外各国,他们实在无法想象,我国竟然研发出了战斗轰炸机,而且还真的是20年不落后!
事实上,该战机的优异性能,主要表现在火力方面。
要知道,歼轰7是以20年不落后为目标研发的,其最初设计理念就是要具备强大的进攻能力,以攻代守保卫祖国蓝天。
因此,无论是最初的歼轰7,还是后来改进的歼轰7A、歼轰7B、歼轰7AⅡ,都装配了十分先进的导弹、雷达,火力强度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水平。
以最新的歼轰7AⅡ为例,它搭载有最新的鹰击91,该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冲压发动机和主动雷达引导,极限速度和最远射程分别高达3.5马赫和150公里,且同时具备反舰和反雷达两种模式。
这个概念有多恐怖呢?美国舰船装配的“宙斯盾”防御系统,在鹰击91反雷达模式下根本没法拦截,即便是他们的航母来了,面对反舰模式也只有趴窝的份。
而这还只是歼轰7AⅡ搭载武器中的冰山一角,该战机极限载重14吨,拥有9个武器挂载点,此外还可以挂载霹雳系列空空导弹、鹰击系列对地导弹、雷电反辐射导弹、雷霆炸弹,以及额外的航空火箭弹、航空机炮等等。
如此恐怖的武器系统,毫不夸张地说,敌人光是看到这一排武器的名字和数量,就足以感到头皮发麻,升起不可战胜的念头,而这也是歼轰7直到现在也不过时的重要原因。
不过也许这时有人可能会说,武器数量多、威力大不管用,打不中人还是拉胯,而这就不得不提到歼轰7的JL10A火控系统了。
JL10A又被誉为神鹰,实际上是一款先进的机载多普勒脉冲被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能够精准测绘地形、地面和海面敌方目标,为导弹提供引导。
不仅如此,相比起国际同级雷达型号,JL10A探测距离更远,高于250公里,并且其抗干扰能力也较强,能同时探测出10个目标,并追踪其中4个和攻击其中2个目标。
以JL10A雷达强大的探测和追踪能力,搭配歼轰7AⅡ的超高载弹量和各式先进导弹,足以使其无惧任何敌方威胁,并反过来对敌方形成战略威慑。
这种火力强度可是极为恐怖的,除了不具备战略轰炸机搭载核弹的能力,歼轰7可以说是一款完美的战斗轰炸机,足以使其胜任多种作战任务。
例如在早期部队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一般会派出战斗机和轰炸机联合行动,前者负责夺取制空权,以保护基本没有防御能力的轰炸机,从而完成对地攻击任务。
但是有了该战机之后,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作战体系有了跨越式改变,往往只需要派出既能自保,又能对地、对海攻击的歼轰7即可。
因此,也正是歼轰7火力太过强大,在研制出来的前二十年,我国没有选择将其出口,否则该战机肯定会造成地区军力失衡,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除了火力强大,歼轰7还具备速度快、航程远、用途广三大优点!
首先来谈谈速度性能,歼轰7装配的是两台代号秦岭的涡扇9发动机,由我国在英国劳斯莱斯MK202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
该发动机单台常规推力54.5千牛,加力燃烧后最大推力为91.1千牛,推重比也超过了5点,以上世纪末当时的眼光来看,性能其实还算不错。
当然,同期战斗民族苏34战斗轰炸机装配的发动机,单台常规推力和后燃推力分别高达74.5千牛和122.58千牛,是我国的涡扇9是没法匹敌的。
但是要知道,此时我国航发才刚刚起步,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十分优秀了,毕竟搭载涡扇9的歼轰7极限速度也有1.75马赫,光看速度其实与苏34的1.8马赫差不多。
其次来看歼轰7航程远这一优势,其最远航程为3700公里,标准载重作战半径也有1600公里,综合来看并不输苏34的4000公里和1100公里。
而此前我国空军服役的主力轰5轰炸机,最大航程不到2200公里,作战半径更是十分拉胯,歼轰7对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因此这种超远航程和作战半径,给当时我国空军带来的效能是十分可观的,意味着歼轰7能够执行更多样化的任务,具备更强的战略威慑力。
试想一下,一架只够守卫家门的轰5轰炸机,和一架能够飞出国土进行远程轰炸的歼轰7,哪一款更能保卫祖国蓝天?哪一款更让敌人恐惧?
答案显然是后者,而这就是歼轰7用途广这一优点。
按照现代战机发展规律,战斗轰炸机最终会被五代隐身多用途战机代替,例如美国的F22制空战机和F35多用途战机,就形成了高低搭配。
同时我国也正在追赶西方先进水平,除了已经列装的歼20五代隐身制空战机外,歼35五代隐身多用途战机也已经进入部队,即将全面列装。
而在歼35正式服役之前,歼轰7依然有260多架正在服役,将部分承担起多用途战机这一职责,其中关键就是其用途广。
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歼轰7具备高达14吨的载弹量,这种杀伤力不是一般战机能比的,歼35虽然更先进,但是为了隐身性能,其载弹量最高只有近10吨,不如前者。
另一方面,超高载弹量以及搭载的鹰击91反舰和反雷达导弹,使其能够同时应付对地和对海两种战场模式,因此直到现在歼轰7仍在空军和海军服役。
当然,我们也不应过度赞誉歼轰7,它毕竟是一款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发的战机,尽管后来经管多次改进,但其部分性能例如机动性已经有所落后。
因此,放在早年间我们不出口歼轰7,是因为它的性能尤其是火力太过强悍,唯恐出口后破坏当地军力平衡,而现在不出口,则是它在市场上不怎么占优势了。
总之,歼轰7宝刀未老,凭借特殊优势仍在服役,不过距离退役也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