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7岁上初中,12岁考大学,“广东神童”陈舒音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7岁上初中,12岁考大学,“广东神童”陈舒音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7岁上初中,12岁考大学,“广东神童”陈舒音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古往今来,被称之为“神童”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能从少年成名,到走到功成名就的,却少之又少,往往都是昙花一现,最终归于平庸。

陈舒音

因此,人们不再惊艳于“神童”的闻名之日,反而越发关注其未来的发展。而被称为“广东神童”的陈舒音,以连续跳级,最后考入浙大,一夜成名,她未来如何,却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陈舒音为何会成为神童?又是如何计划以后的呢?

背诵古诗显天资,神童初始露头角

谈论起女儿陈舒音,陈伟满脸自豪:“我告诉你,我女儿可不是普通人哦!她是我们家族年纪最小的大学生,别的小孩儿像她这么大的还在读初中哩!”

陈舒音与陈伟

虽然他总是操着一口浓重的广东口音,但每每谈及这些都高兴地合不拢嘴。

这不是一个父亲对于自家女儿的自夸,而是真实发生在12岁的陈舒音身上的事情。

2005年,她呱呱落地,彼时,父亲陈伟与母亲都是水产工人,且此前未曾生育。

因此,虽然家境普通,但陈舒音作为一个独生女,却受尽了万般宠爱,俨然是捧在手心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图源网络

不过,小舒音却从未恃宠而骄,从小比较安静,能自己一个人玩半天,这倒是让父母很省心。学会说话后,她经常被父亲抱出去玩耍,用小手指着街道上的招牌,问那些字叫什么。

那时,陈伟夫妇只当小孩子好奇,并没有往心里去,丝毫不知道女儿已经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真正让他们认识到小舒音学习天赋,是在她三岁的时候。

那天,陈伟夫妇带着陈舒音去给堂哥过生日。

陈舒音

小堂哥在吹灭生日蜡烛后,应长辈们的要求,表演了一个小才艺,背诵了一首李白的唐诗《蜀道难》,自然是博了个满堂彩。但是,众人关切的目光,却没有落在不停蠕动嘴唇的陈舒音身上。

回到家后吃晚时,陈伟发现女儿的嘴里一直不停地嘟囔,好奇地问:“音音啊,自己嘟囔啥呢?”

“我在背上午堂哥的古诗呢!”

“你会背吗?”陈伟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

图源网络

要知道,当时的陈舒音不过三岁,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呢!但是,她接下来的举动,却着实令陈伟夫妇激动万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虽然有些结巴,但陈舒音却背了下来。一时间,陈伟夫妇惊讶的看着自家女儿,满脸不可思议。

要知道,陈舒音的堂哥只背诵了一遍,她却一一记了下来,这不免让人感叹她这惊人的记忆力,显然非常人!

图源网络

彼时,陈伟与媳妇相互对望了一眼,脑海中共同闪现出一个词:神童

想到这,陈伟既激动又高兴:我不是什么天才,却生了这么一个聪慧过人,天资过人的神童,这不可谓不是陈家之幸啊!

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普通工人家庭来说,孩子出色更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和荣耀!

不过,生情低调的两口子,并没有选择将这件事告诉更多的人。

陈舒音

一是不想让小舒音承受过多外界的压力,二是不需要靠小舒音而带来的虚荣和满足。他们只愿自己的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已经足矣。

不过,既然发现了孩子的天赋,如果置之不理,岂不是暴殄天物。

因此,在之后的日子中,陈伟更加注重对陈舒音的早期启蒙教育,一有时间就给女儿阅读唐诗宋词,同时家里经常播放着英语动画片,甚至还带着她去参观博物馆等等,增长更多领域的见识。

图源网络

总的来说,陈家父母尽可能地抓住孩子的语言关键期。

一转眼两年过去,期间,陈舒音相比于同龄人,掌握的知识以及词汇量多得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还能迸发出更大的天赋。

陈舒音六岁时,已经到了读小学的年纪,但是,只读了一年!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舒音

原来,陈舒音的学习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充分地显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对于她而言,过于简单。

为了“打发时间”,陈舒音让父母借来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直到六年级!

当她读完小学一年级时,已经把小学所有的课程都自学了一遍。

此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陈伟夫妇面前:是让小舒音继续像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读二年级,还是让她直接参加小升初考试呢?

图源网络

夫妻俩儿讨论了半天,最终决定还是尊重陈舒音自己的选择。

陈伟清晰地记得,那天小舒音那充满自信的回答:“爸爸妈妈,我想参加考试,我觉得自己不比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差,让我试试吧!”

女儿自信的眼神给了陈伟夫妇巨大的精神力量。

很快,陈伟立刻向校方提出申请,并说明事情原委。

陈舒音

其实,学校早早地注意到陈舒音这个小神童,自然十分重视,收到申请后,立即向湛江市教育局行文请示。

最终,教育局经过综合考量,选择同意陈舒音越级参加小升初考试的申请。

至此,湛江市有史以来最小的小升初考生诞生!不过,毕竟史无前例,期待的同时,也抱着些许坎坷。

最终,陈舒音不负众望,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图源网络

新的环境,甚至比自己年长五岁的同学,她还能继续自己的天才之名,然后傲视群雄吗?

遭遇滑铁卢,于挫折中奋起

谁也没想到,大家口口相传的神童,第一次的月考成绩竟然这样!

七岁的陈舒音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对着刚刚下发的成绩表发呆:全校524名!

生来要强的她的泪水流了又流,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学习第一次成了她的伤心事。

图源网络

原来,在进入初中后需要参加月考,以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水平,把握学习进度。

当时,陈舒音得知后,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月考完后能进到全校前二十名。但是,现实却狠狠给了她一巴掌!

“我还算什么神童,就这个成绩连一般的学生都不如。我肯定让爸爸妈妈失望了,真给他们丢脸了。”

陈舒音心乱如麻,内心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图源网络

正在她胡思乱想之际,门被“吱吜”一声推开了,陈伟夫妇轻轻走了进来,柔声安慰:“我们家的小公主怎么哭鼻子了?不哭不哭。”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给你们丢人了。”

“傻孩子,说的什么话。你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怎么会给我们丢人呢。”陈伟充满爱意地温声呵斥道。

“可是我上初中第一次就考得这么差……”

陈舒音

见女儿陈舒音依旧无法释怀,陈伟顿时认真了起来,说“音音,爸爸给你讲个伤仲永的故事吧。从前古代有一位神童,叫方仲永,厉害得很。5岁会作诗,诗写的极好,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来看方仲永作诗。”

陈舒音听得入了迷,也不再哭泣。

陈舒音

“后来这个小孩儿的名气越来越大,县城里面的许多富人都很欣赏,都争着邀请他来家里作客,为的是一睹神童的风采。可他的父亲却认为这是一条生财之路,便不再让仲永继续学习读书,而是终日带着仲永去富人家中作客,以便得到夸赞和奖励。”

“那后来呢,方仲永后来怎么样了?”陈舒音忍不住焦急地问道。

图源网络

“后来方仲永因为不再读书学习,作的诗就越来越差。又过了几年,也就是他十几岁的时候,再也无法像小时候一样有才气的作诗。人们也就渐渐地遗忘了他。”

讲到这陈伟忍不住叹息一声。

“音音,其实我和妈妈从你三岁时,就知道你学习天赋超群。可当时我们决定将这件事隐藏下去,绝不主动向任何人炫耀,怕的就是你成为故事里的方仲永啊!”

陈舒音

陈母也在旁边附和道:“这次考的不理想没关系。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而且初中课程和小学课程有很大差别,刚开始不适应也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以这次失败为契机,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

父母的劝解,让陈舒音豁然开朗:原来自己一直以来在钻牛角尖,还被所谓的神童的名声所牵累,太在乎别人对自已的评价。

陈舒音

她整理好心情,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过,她再也不纠结于一次考试的失利与否。对于外界的评价,也只是一笑置之。

陈舒音深知唯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天才之花完全盛开,反之若一直沉浸在外界的夸奖和称赞中时,早晚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在课堂上,她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下课后与同学们热烈讨论问题,一同进步。众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音妹妹”。

陈舒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中考季。但陈舒音的年纪却不过9岁。 临进考场前,父亲陈伟打趣地对她说:

“音音,如果中考失利了,你怎么办?”

陈舒音哈哈一笑:“大不了我重新读一遍初中,反正我也还小呢!”

父女俩相视大笑。

陈舒音

这次上天给了陈舒音公平的回报,以全湛江市第十三名的好成绩考入湛江一中高一实验班。面对再次的鲜花与掌声,她只是微笑着面对。

那么陈舒音的高中生涯又会如何呢?命运之神会一直着顾这个女孩儿吗?

三年磨一剑,鲤鱼跃龙门

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即便是神童,跳出光环,也要面对现实。而在高中的陈舒音也是如此,可谓是遇到从未有过的困难,不仅是学习上的,更是生活上。

图源网络

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常压得小舒音喘不上来气。

毕竟她才只有九岁,说到底还是个孩子而已,同龄人尚且在上小学,而她却已经站在备战人生命运的战场上!

因此,学习上的压力,需要陈舒音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价。

自从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涯后,她便再也没有休过一个周六日,睡过一个懒觉。

陈舒音

父亲陈伟更是亲眼见证,女儿陈舒音这三年是怎样熬过来的:无论春夏秋冬,她都是四点钟准时起床,然后背诵,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后,再背起书包去学校上早读;晚上没有十一点半之前睡过觉。

有一次,小舒音做题到了凌晨,实在太困,支撑不住后,趴在桌子上睡着。

陈舒音与陈伟

当陈伟进屋刚想喊女儿快睡时,却发现了趴在桌子上熟睡的女儿。他不忍心吵醒睡梦中的女儿,便轻手轻脚地把她抱到了床上。

作为一个父亲,陈伟心疼女儿。他希望这个夜长些,亮得晚一些,好让他的女儿多睡会儿!

可是,陈舒音还是醒了,迷迷糊糊之间,仍不忘提醒陈伟:“爸,早上四点记得叫我,我还有几道题没做呢!”

陈舒音

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或许是陈伟给她讲的伤仲永的故事影响太深,下决心不能成为现代版本的“伤仲永”。

于是,陈舒音才拼命的学习,为的是不辜负自己的天分,也让人生从此不留遗憾。

2017年6月7日,高考前一晚

此时在舒音家中,与别处家庭高考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截然不同,而是正在举办一场别有深意的“庆功宴”。

图源网络

原来陈伟夫妇经过商量后决定,无论女儿高考成绩如何,在他们心中,女儿高中这三年吃的苦、受的累,以及夜以继日的坚持,都足以证明女儿是成功的。

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陈伟问女儿将来想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

年仅十二岁的小舒音认真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想当名医生,救死扶伤,非常光荣。”

陈舒音与陈伟

“好,爸爸妈妈祝你心想事成,马到成功。”

一家三口举杯畅饮,尽享天伦之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陈舒音三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陈舒音与陈伟

在2017年的广东省高考中,她取得了620分的优异成绩,超当年一本理科分数线整整135分!

陈舒音如愿考取了浙江大学医学部,如今正在攻读医学博士。在天才如云的浙大,她收敛起光芒,专心钻研学术,如同往常一般,绝不会辜负自己神童的名号。

希望陈舒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再接再厉,给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