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头山:十年蝶变焕新颜 群众生活比蜜甜
走进龙头山:十年蝶变焕新颜 群众生活比蜜甜
产业兴旺,民生有保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昔日满目疮痍破碎不堪的家园经过数年的建设,蜕变成乌蒙山区的耀眼明珠,新家园美丽又宜居。
龙头山镇新貌。丁世新摄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遭受重创。震后10年,龙头山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抓重建、战贫困、兴产业、谋振兴,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支撑、坚实民生保障,让美丽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我们才能建起新家园、过上新生活。”聊起现在的幸福生活, 龙头山镇骡马口社区甘家寨村民小组的社区居民杨凤满脸笑容,打开了话匣子。她家四口人现在住着200多平方米的小楼房,用水、用电、网络都很方便,两个孩子乖巧懂事,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夫妻俩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花园式住房。徐兴莉摄
在骡马口社区甘家寨村民小组,村民住花园式的楼房,学校、医院、集贸市场、文化活动广场都建在家门口,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比较方便,社区居民有的开民宿、有的开超市、有的开特色餐馆、有的在外跑生意,小汽车从地震前的7辆增加到现在40多辆,家庭年收入最高的达到70万元,最低的也有近8万元,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用时1年实现了龙头山镇16275户群众全部搬入新居,用时3年完成了龙头山境内投资58亿元的289个项目建设并投用,灾区基础设施、乡村面貌、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大幅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当地干部介绍,地震发生后,龙头山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精准施策、补齐短板,2019年,龙头山镇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450户1149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24年,龙头山镇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9.79亿元,是2014年的2.97倍,年均增长11.3%;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7100元、是2014年的3.66倍;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6545元、是2014年的3.54倍,曾经的地震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实现大跨越。
鲁甸县龙头镇万亩山花椒基地。丁世新摄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龙头山镇光明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椒村”,当地在林间套种水果仙人掌,林下养殖“椒林鸡”,实现了一块土地、三份收入,全村2100多户群众家家种花椒,花椒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2023年,龙头山镇实施了万亩花椒产业示范园建设,打造1.5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青花椒示范园建设实现灌注桩管网和提质增效全覆盖,并配套建设了产业道路、花椒储存亭、花椒晾晒场等设施,这一示范园的建设将助推鲁甸花椒产量增长1.6个百分点,年产值增长1.2个百分点。青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鼓足了椒农的腰包,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多年来,龙头山镇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 带领群众提升花椒种植管理技术,完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花椒产量和品质。龙头山镇花椒种植从2014年的2.8万亩增加到8.4万亩,产量从1680吨增加到5440吨,产值从0.9亿元增加到3.4亿元,支撑12580户群众人均收入8205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树。除花椒产业外,龙头山镇核桃产业从2014年的6.1万亩扩大到了10.3万亩,年产值增加到了1.1亿元。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辣椒、小黄姜、西梅、柑橘等特色果蔬产业8300亩,产业带动户均增收从2014年1160元增加到2246元。
鲁甸地震纪念馆。徐兴莉摄
十年来,龙头山镇紧紧抓住恢复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机遇,累计争取资金25.89亿元,实施交通、水利、民生等各类项目123个,新建龙泉中学、龙泉卫生院等24所学校、医院,新增学位2200个、床位12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9%、初中毛入学率达98.5%。龙头山镇公路总里程达980公里,比2014年增加748公里,实现所有村民小组通路、通水、通网,“一园三馆”旅游文化设施如期完工并开馆迎接游客,集镇建成区面积由0.25平方公里拓展至1.23平方公里,集镇居民由原来的905户1528人增加到3019户12470人,并创成了3A级旅游集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龙头山镇博爱新村。冯景瑶摄
目前,龙头山镇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科普小镇、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文明村。依托地震遗址公园、抗震救灾纪念馆、防震减灾体验馆、朱提银文化馆“一园三馆”和3A级旅游集镇资源,以及花椒产业和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旅游目的地。未来,龙头山镇将紧紧围绕“三基地一窗口”的发展定位,继续推进魅力小镇、特色小镇、活力小镇、美丽小镇、幸福小镇、和谐小镇建设, 推动龙头山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李娇)
来源:鲁甸县融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