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家暴妻子事件:怀孕时也被打!知情人称男子在公司唯唯诺诺
陕西家暴妻子事件:怀孕时也被打!知情人称男子在公司唯唯诺诺
近日,陕西某公司高管王某飞家暴妻子的监控视频引发全网震怒。视频中,男子当着幼子的面疯狂殴打妻子,甚至将她的头往墙上撞击,而一旁的孩子哭喊着试图阻止,这一幕刺痛了无数人的心。(文章末尾附妻子的备忘录)
随着事件发酵,更多细节被曝光:妻子在怀孕期间便频繁遭受暴力,坐月子时仍被辱骂,甚至孩子也被当作“发泄工具”扔来扔去。这场悲剧不仅揭露了家暴的残忍本质,更暴露了施暴者“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社会问题。
家暴细节:从孕期到产后,暴力的“无差别攻击”【文章末尾附有原文笔记】
据受害者自述,家暴并非偶发事件。怀孕期间,她因身体脆弱成为施暴对象;产后坐月子时,丈夫不仅未给予关怀,反而变本加厉,将襁褓中的孩子随意抛掷,言语威胁更是家常便饭。这种暴力的延续性印证了“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残酷现实。更令人心寒的是,施暴过程中婆婆的冷漠态度——她不仅未制止,反而怂恿儿子“打死她”,暴露出家庭环境中对暴力的纵容。
施暴者的两幅面孔:公司高级管理者与家庭施暴者
讽刺的是,王某飞在职场中与同事相处看似正常,甚至表现得谦逊有礼。这种强烈的反差揭示了部分家暴者的典型特征:对外隐藏暴力倾向,对内则通过虐待家人释放压力,形成“窝里横”的病态心理。心理学研究指出,这类人往往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将家庭视为私有的“情绪垃圾桶”,通过控制与暴力维系扭曲的权威感。
法律视角:家暴的界定与维权路径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暴不仅包括殴打、捆绑等身体侵害,还涵盖言语侮辱、精神控制、经济限制等行为。本案中,王某飞的行为已构成身体与精神双重暴力。受害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及时报警并保存证据:如本案中的监控视频、医院伤情记录、报警回执等,均可作为关键证据;
2.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防止施暴者继续接近或骚扰;
3. 离婚损害赔偿:依据《民法典》,受害方可要求施暴者少分财产并支付赔偿。
社会反思:打破沉默,终结家暴循环
此次事件中,公司迅速对王某飞停职处理,妇联与警方介入援助,体现了社会支持体系的进步。然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如何破除“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桎梏。数据显示,大多数家暴受害者因恐惧或羞耻选择隐忍,而旁观者的沉默无形中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呼吁与行动:
- 对受害者:家暴不是家务事,第一次遭受暴力时就应坚决报警,并保留证据;
- 对旁观者:若发现家暴,请立即制止或协助报警;
- 对企业与社区:加强员工心理疏导与反家暴宣传,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结语
家暴的本质是权力与控制,而非情绪失控。王某飞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暴力的阴影下没有赢家,唯有法律的严惩、社会的零容忍与个体的勇敢反抗,才能撕开施暴者的伪装,照亮每一个被暴力笼罩的角落。
愿所有受害者都能挣脱枷锁,重获新生。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