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地震已致111死96伤,余震200多次,村民彻夜在屋外烤火避险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地震已致111死96伤,余震200多次,村民彻夜在屋外烤火避险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据当地村民描述,地震发生后,余震不断,震感依然强烈,导致他们

地震已致111死96伤,余震200多次,村民彻夜在屋外烤火避险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据当地村民描述,地震发生后,余震不断,震感依然强烈,导致他们彻夜在屋外烤火避险。

这场地震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不安。许多人在地震发生后立即逃离了房屋,来到户外避险。由于余震不断,他们不得不一直待在屋外,直到天亮。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里,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灾区。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救援。

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为灾区人民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许多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经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和安置。虽然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人们的团结和互助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自然灾害前,人类显得太渺小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安全和谐的自然环境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如今的生活中,能做到不光睡得好,更要吃得好,这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中国人吃饭,少不了的就是大米,而好吃的大米,是五常大米

俗话说:“中国大米看东北,东北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大米,也是名副其实的舌尖美味,那么中国大米那么多,为何五常大米能够独得恩宠呢?

吃是中国人共同的主题,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每天琢磨如何吃,琢磨怎么吃健康,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三餐基本上是离不开主食的,而作为一名幸福的中国人,我们不需要为无米下锅而恐慌,所以如何“吃好”就很重要。

“一餐五常米,忘却酒肉香。”

有句谚语流传:南盘锦,北五常。拿五常大米来讲,早已成为老百姓家庭追求的好米首选绝非偶然。清朝皇家御用米,天然产区孕育纯正好米。

它的米粒均匀饱满,光泽油亮,煮熟后清香四溢,软糯弹牙,粒粒分明,还泛着微微的油光。在一碗五常米饭面前,酒肉都不香了~

“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清朝袁枚对五常大米是这样称赞的。

“五常大米”自古以来就有着“千年水稻百年贡米”之称。传说食不厌精的慈禧太后都钟爱五常大米,还曾宣称“非此米不能进食”

黑龙江五常市,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历经千年形成的草炭黑土层平均厚度竟达1米左右,林区草炭土厚度竟有3米之多,其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天然肥土。

这里自然环境,超过2600小时的超长日照,昼夜温差达20摄氏度,得天独厚的天然生长要素赋予它独特的口感。只有在这里生长的水稻,双链糖会积累得更多,只有在这里出生的五常大米,嚼上三口才会变甜。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大米的品质根本在于水稻的种植。五常大米经过科学种植技术和人工栽培,采用最原始“最笨”的古法耕种,人工插秧、除草、收割。

从育苗到收割都是有专业人员指导,每天24小时的监管与指导。经过143天的自然生长周期,有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五常大米独一无二的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