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捉到56厘米长巨鼠,老鼠都霸占城市了,西方人为何不灭鼠?
英国捉到56厘米长巨鼠,老鼠都霸占城市了,西方人为何不灭鼠?
老鼠能长多大?你肯定想不到!4月2日,英国《镜报》刊登了一则“惊天趣闻”,一只“巨鼠”侵入人类栖息地,被英国专业捕鼠手捉到了。这一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这只老鼠约有56厘米的长度,身型硕壮,长得像头“变异的鼠精”。
56厘米的“巨鼠”:我看谁还敢叫我鼠辈
根据《镜报》的报道,这头“惊天”巨鼠由一位训练有素的英国捕鼠人捕获。这名智慧与勇气兼备的职业捕鼠人名叫Kieran Sampler,履历亮眼,从部队退伍转作为一名害虫防治员。
今年29岁的Kieran Sampler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捕鼠经历,并且据他披露,英国的老鼠逐渐演变出越来越大的体型,以及越来越能吃肚量,在Kieran Sampler经手的成千上万只老鼠中,其中的绝大多数体型,都能达到45.72厘米长。
而且这些老鼠各个吃得膘肥体壮,身型比一条约克郡梗犬还要大上不少。
很多人对英国的印象仍旧停留在古典的庄园,以及皇室贵族的雍容华贵中。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号称“优雅日不落”的英国已经被老鼠“洗劫”很多年。这些狡猾的老鼠起先藏身在昏暗的下水道中,只敢趁着没有的时候悄悄溜出街,偷偷翻垃圾桶。
后来逐渐演变为鼠群大摇大摆地流窜于大街小巷中,餐厅庭院中,甚至还敢窜上英国人的屋顶乱拉排泄物,为非作歹。在鼠群的代代繁衍中,它们的狡猾和罪恶的基因得到扩大。鼠群终日与垃圾为伍,脚踏污秽,将细菌、病原体传播到人类社会。
更为致命的是,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披露,老鼠泛滥成灾大有入侵首都伦敦的趋势。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鼠群的规模极有可能超过了伦敦900万的人口。伦敦或将沦为为名副其实的“老鼠聚集地”。
同时,老鼠与生俱来的繁殖优势也在威胁着伦敦这座典雅发达的城市,英国国家统计局调查分析当地鼠群后,发现一只雌鼠仅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可以繁殖出1250只之多的后代。
猖狂狡猾的“过街老鼠”
老鼠为什么那么不受欢迎?有人认为老鼠跟仓鼠一样,长得十分乖巧可爱。但这种想法远远低估了老鼠给人类带来的恶劣影响。老鼠常年生活在昏暗潮湿的下水道,终日与垃圾为伴,与垃圾为食,它们是传播大规模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并且,致病老鼠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是一时的。根据近年顶尖科学杂志《自然》的研究披露,距今约700年的大规模鼠疫,也就是俗称的“黑死病”,仍旧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那么,它们是如何“操控”并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研究认为,蔓延了近乎300年的“黑死病”,虽然看似被人类控制了,但仍旧在人类的基因中留下了印记,潜在地威胁着人类。
即使是步入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完备的现代社会,仍旧有不少国家受到鼠群的侵害。根据2023年9月的数据披露,美国纽约当地至少生存了超过250万只的老鼠,这些老鼠大摇大摆地出入地铁站和居民房,恬不知耻地啃咬食物,随地乱排泄,围积大量的细菌、病菌,纽约成为典型的“人鼠共存”的社会。
中国也曾罹受“鼠患”,却被国人奋起杀灭
中国境内也曾遭受到“老鼠大军”的侵袭,它们无恶不作,终日流窜于农田损毁庄稼,流窜于厨房、下水道,把污秽之物和病菌带到人类世界。甚至一些精明狡猾的老鼠族群,居然还会在特殊年代偷香油、偷大米,致使国人损失惨重。
面对老鼠的恶行,机敏的中国人并没有视而不见,反而是打起了“粮食保卫战”,无论是男女老少,纷纷明确了杀灭害鼠的统一战线。于是,民间就流行起各种物理捕鼠法,用捕鼠夹、狸花猫制衡,以及用灭鼠药消灭老鼠等方法。
经过一番众志成城的整顿之后,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果然清净整洁了不少,街道边、垃圾桶里、粮仓里都减少了害鼠的身影。
但要说害鼠被大规模消灭还得看我国近现代大规模的“除四害”行动,全国上下都精心编织了一张密网,让老鼠无处可藏,老鼠族群的根基被严重拦腰折断,使其不能再对人类发动大规模的入侵与抢占。
老鼠都站在首都街头示威了,西方国家为何不去灭鼠?
其实放眼西方国家,不光是英国伦敦被“鼠军”侵袭,就连浪漫之都法国巴黎都没能逃过老鼠的魔爪。老鼠肆意地出现在巴黎地铁过道以及城市街边的垃圾桶里,丝毫不在意法国人的眼光。
而法国媒体更是戏称,600万只老鼠平均下来,平均每个巴黎人能分到两只。这足以说明老鼠在这些发达国家的首都中泛滥成灾,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西方国家如此文明发达,为何不去灭鼠?其实,这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原因。一是“成也文明,败也文明”。西方民主社会认为,老鼠所谓大自然的一份子,享有“存在”的权利,这是它们作为生物个体的象征,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老鼠身上,而大肆杀灭它们。
甚至,为了保护老鼠的生存权利,很多发达国家“曲线救国”,试图通过增加老鼠天敌的方法来制衡泛滥的老鼠,也以此为其他老鼠争取了生存空间。
二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明确规定,不得对老鼠进行毒害、诱捕等方式对老鼠赶尽杀绝,否则将会受到数目不小的罚款惩治,或者监禁处理。
三是社会习惯和社会共识的约束,致使很多发达国家的居民已经习惯“与鼠共舞”的社会环境了。一边是法律对于捕鼠手段的限制,一边是大肆入侵人类居住地的“鼠军”,一边是民主与权利思想的浇筑,使得被“围攻”在中间的发达城市居民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矛盾的“人鼠共存”环境。
又或许是这些发达国家的人深知,短期内也奈何不了老鼠大军,只好选择“摆烂心态”了。
老鼠无论放在哪个国家,似乎都是不受欢迎的存在,因为它们曾带给人类的浩劫实在太大。现在看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句话形容得十分在理,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