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同胞兄弟共用一妻,家中谁说了算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同胞兄弟共用一妻,家中谁说了算 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方便您能有更好的阅读观感,也便于您参与后续的互动交流。 “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同胞兄弟共用一妻,家中谁说了算

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方便您能有更好的阅读观感,也便于您参与后续的互动交流。

“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古代婚姻中对女性的要求十分严格,在婚姻中女性不能背叛丈夫,哪怕丈夫有多个妻子,或者丈夫去世,女人一辈子只能有一个丈夫,而以前那些“贞节牌坊”的出现就是对女性忠贞的一种变相要求。

尼泊尔女子

尼泊尔是一个神秘的民族,这个民族有一个特殊的部落名叫尼瓦尔族,这个部落的女子一生要嫁三次人,他们的婚嫁习俗跟我们所奉行的习俗完全不同。

尼泊尔民众

尼瓦尔族女子一生要嫁三次

她们第一次要嫁的人是一种水果,名叫贝尔果

女子一般在7到9岁的时候,就要举行这样的仪式。我们看来非常不可思议,但对她们来讲却是很重要的仪式,他们称这种婚姻制度叫做益喜

而贝尔果则代表长寿和健康,婚礼一开始,小女孩就穿上喜服,画上新娘妆做仪式,父母会把用红布包裹的果子交给孩子。

一个母亲把贝尔果交给女儿

第二次结婚是嫁给太阳,这是在青春期举行的仪式。

这次跟第一次嫁人的形式有着巨大反差,父母会把孩子关带一间黑暗的房间,关上整整11天。

期间不能跟外界接触,不能私自跑出去,等时间到了会蒙上她们的眼睛带到楼顶,然后等着清晨的第一束阳光出现,才能摘下眼罩,那么便代表着仪式完成了。

小女孩

第三次婚姻便是世俗的婚姻。他们会跟父母安排的人相亲结婚,只有这样,以后如果过不下去了,才不会被人诟病。

假如是自己选择的人结婚,那么后期过不下去离婚了,会被流言蜚语重伤。

新娘

他们的结婚程序虽然繁琐,但是离婚程序特别简单,如果是要离婚的两人,女子只需要把自己的贝尔果放在丈夫的枕头上,就代表两人离婚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很震惊,那么请你搬好小板凳记录重点,这个神秘古老的尼泊尔,还有更奇葩的婚姻观,绝对能惊掉你的下巴。

尼泊尔婚礼

在尼泊尔盛行着一种“古老”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至今还受法律保护。

现今社会发达,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一夫多妻”都被清理干净了,“一夫一妻制”已成常态,为何尼泊尔还存在着“一妻多夫制”?

新娘

一妻多夫制的形成

尼泊尔“一妻多夫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印度教文化和传统。

在印度教中,“一夫多妻制度”被认为是合法的,并在古代印度教的经文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和支持。在这种制度中,男性可以有多个妻子,而这些妻子在法律上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并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权利。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度”也是在这种印度教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妻多夫

然而,尼泊尔的“一妻多夫制度”与印度教的“一夫多妻制度”有所不同,因为在尼泊尔的制度中,一名女性可以嫁给多个丈夫,而这些丈夫则被认为是她的合法配偶。这种制度在尼泊尔的一些地区至今存在,并被称为“多夫制”。

一妻多夫

尼泊尔“一妻多夫制度”在过去曾经受到过一些批评和反对,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城市和城镇地区。

在尼泊尔的一些山区和偏远地区,女性往往需要嫁给多个丈夫,以确保家庭的生计和繁衍。在这种制度中,男性需要共同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并为家庭的生计和繁衍做出贡献。

父亲跟孩子

在尼泊尔,一妻多夫分两种情况:同胞多妻和非同胞多妻

同胞多妻就是指若干兄弟共有一个妻子,长兄娶妻,弟弟享夫权,生的孩子都属于长兄,兄死后,其财产、地位及妻子都传给次弟。

尼泊尔一家人

而非同胞共妻指一个地方上几个男子共有一个妻子,由该女轮流到他们的住所同居若干日子,若生孩子,则按照某种仪式来确定其父,也有女子留居在母亲家中,其他丈夫分别留宿女方家中,暂享夫权。在这种制度下,凡初生之子,定为年长的丈夫之子,以此类推。

那么一个女性可以拥有多个丈夫,到底是“福音”还是“祸患”?

尼泊尔家庭

同胞多妻的命运

洪拉山区,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女孩儿,她叫塔瑞拉,今年刚刚12岁,本是童真玩耍的年纪,可她脸上却带着忧郁之色,原来她是对未来命运的迷茫。

在这边,女孩子只要长大12岁后,便面临着嫁人,如果父母比较爱孩子,那么还会跟好孩子商量下,如果父母只考虑利益,那么就没人会顾忌女子的感受。

很不幸,塔瑞拉就属于后一种,父母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就把她订给了当地富翁罗博桑一家。

迷茫少女

罗博桑家有五个男孩,最大的一位26岁,最小的才年仅5岁。

很明显,罗博桑家儿子多,塔瑞拉嫁的是“同胞多妻”。

塔瑞拉的父亲看中对方的财力,而罗博桑则认为塔瑞拉的年纪合适,在自己几个儿子的年龄跨度中都比较适用,用句很糙的话说就是“经济实用”,再长长,配自己哪个儿子都合适。

作为当事人的塔瑞拉没有一点拒绝的权利。

新娘

罗博桑家的婚宴摆了五天五夜,外面一片热闹、欢喜,这这样的大日子,塔瑞拉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当被问到是否喜欢自己的丈夫们时,塔瑞拉只是害羞的笑笑,因为他们对她来说,只是陌生人而已。

在我们看来,这种没有感情基础,没有选择权利、家庭还换乱的婚姻关系,如何能长久?就算是我们正在“一夫一妻制度”下,两人生活还会出现各种摩擦,何况是一个女人跟5个丈夫的生活。

婚礼现场

几年后,塔瑞拉的第三个丈夫索娜姆喜欢上了一个叫做清玲的女子,几个月后,两个家庭来了个大重组。

那个清玲的女子已经结婚,而且在婆家过得并不好,所以跟索娜姆好上以后,两人准备私奔。

罗博桑知道后,为了留住儿子,只能拿出25000卢比,从清玲的婆家把她赎出来,换回了清玲的自由。

清玲成为了索娜姆以及其他四位兄弟的妻子,而塔瑞拉也再次跟父母指定的人结婚。

婚礼现场

清玲跟索娜姆如愿以偿的结婚,但新婚夜两人却不能在一起。

根据当地习俗,新娘的第一夜要跟长子在一起,所以跟清玲洞房花烛夜的只能是索娜姆大哥。

在往后的生活中,因为清玲跟索娜姆本就情投意合,所以两人的感情甚好,但这也引发了其他兄弟的不满,为家庭增加了不少矛盾。

新婚夫妻

那么一个妻子,五个丈夫,他们到底该怎样协调夫妻关系呢?

“长兄如父”这句话用在这里也很合适,因为兄长才是名义上女子的丈夫,弟弟们只是拥有享用妻子的权利。

兄长在夫妻关系上拥有绝对的权利,但也不出让兄弟出现争抢,如果不处理好这些关系,引发弟弟们的不满,导致弟弟要退出分家的话,只会让家中局面更加糟糕。

所以兄长会出面协调夫妻关系,他对妻子也不会霸占,基本都是都兄弟们轮流。

一妻多夫

但是在这种感情基础薄弱的环境中,丈夫出轨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可婚外情一旦暴露,对于丈夫和妻子的处罚是不同的。

丈夫只需要罚钱就能免责,而妻子则要当中受罚,甚至会被直接逐出家门。

尼泊尔家庭

偏袒的如此明显,也导致尼泊尔很多男子堂而皇之的搞婚外恋,一点都不避讳,妻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尼泊尔,就算是当地的女子看到丈夫不忠,也是无能为力的,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在婚姻中都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对女子更残酷的,那就是生孩子。

尼泊尔家庭

就拿塔瑞拉来说,她一婚嫁的是同胞五兄弟,那么她最少要生5个孩子,根据当地习俗必须为每一个丈夫生一个孩子。

而生下的孩子都必须尊称兄长为父亲,就算是亲生父亲,孩子也要喊叔叔。

好在是同胞兄弟都是一个姓氏,也没人计较这些。

在贫穷落后的当地,人的思想也比较落后,也更在乎后代的传承,所以重男轻女比较严重。

尼泊尔人

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认为“一妻多夫”的婚姻,女性很幸福,但很显然事实不是,在婚姻中,女性根本不知道爱情为何物。

相反,在婚姻中地位不高,女人还要一个人伺候多个丈夫的吃喝拉撒,晚上还不能好好休息,终年生育孩子、拉扯孩子长大。

种种辛酸与劳累让婚姻中的女子痛苦不堪,所以他们往往活得寿命比男子都短。

再看看我们国内一夫一妻制,夫妻不和,还能离婚再嫁,女性也能出来工作,寿命比男性还要长。

尼泊尔女子

在尼泊尔,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是“一妻多夫”,只有在偏远地区及不发达地区才会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存在即是合理。

一个商人的话说的很现实:“一个女子有四个丈夫,一个丈夫外出牧羊,一个丈夫外出做生意,留下两个丈夫照顾家。”

可以看出,他们分工明确,生活才能过得像一个正常家庭,如果是一个男人,根本撑不起来一个家。

并且在当地,人们普遍认为人多力量大,兄弟共妻,不会分家,更有利于财富的积累,所以对于这样的制度,大家也都不排斥。

尼泊尔家庭

结语

“一妻多夫”看似是对女性的“福利”,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对女性的剥削。

从根源上来看,“一妻多夫”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还是因为贫穷落后,只有几个男子合力,才能撑起一个家。

假如经济发达,受教育程度高,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这种婚姻制度下,从来没人考虑过妻子的感受,她们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权利,待嫁前听父母的,嫁人后听丈夫公婆的,没有哪一件事是一个妻子能做的了主的。

女性在这场婚姻中,纯粹就是一个生育工具而已。

这种有违人伦合道德的婚姻制度,是贫穷落后的陋习,它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此这种制度,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