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六个维度
法治思维的六个维度
↑ 关注湖北省委政法委官方微信号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掌握和运用法治思维,需要重点强调六个维度。
01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

任何法律均得从预设规则着手,明确告诉人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以及如何来做。有了法律规则,人们对自己乃至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就有了稳定的预期,便会依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
02
法治思维是一种程序思维
法治思维要求重视程序,充分发挥程序的作用。遇到有争议或纠纷的问题,即使是非对错很清晰,也要善于考虑程序上的处理方式,让争议各方平等地发表意见。
03
法治思维是一种权利思维

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公权力行使者不得法外设定权力,不得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形下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清醒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和有限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治观。
04
法治思维是一种责任思维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必有责。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05
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

一方面,要服从规则及其逻辑,而不受情感因素的左右。另一方面,要注重价值权衡,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要求我们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依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06
法治思维是一种建设性思维
建设性思维是以建设社会、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思维。我国调解制度、社区矫正制度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定纷止争、维护权利、实质性地解决社会问题为旨归,体现了清晰的建设性思维。
[涨知识]灰犀牛
《人民日报》在头版评论员文章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黑天鹅指影响巨大、难以预知且罕见的事件。那么“灰犀牛”又指什么呢?“灰犀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灰犀牛就是指概率极大、冲击力极强却被忽视的风险:一个我们应该意识到的风险,就像是一头两吨重的犀牛,把牛角对准我们全速向我们攻击”。
[悦读一刻]
但是林则徐之致力新疆水利,是不能否定的(林则徐分发在粮饷处,工作很清闲,每月只须到职一次,本不管水利)。林有诗云:“要荒天遣作箕子,此说足壮羁臣羁”,看来他虽在迁谪之中,还是壮怀激烈,毫不颓唐的。他还是想有所作为,为百姓做一点好事,并不像许多废员,成天只是“种树养花,读书静坐”。林则徐离开伊犁时有诗云:“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他对伊犁是有感情的。(汪曾祺,伊犁河)
[哲与思]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苏舜钦,诣匦疏)
[重温经典]
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
(来源:求是手机报)
✎编审 | 孟宪琳
✎责任编辑 | 张芙蓉
✎发布 | 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

投稿邮箱:hbcawtx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