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 ,自传“我的前半生”
末代皇帝溥仪 ,自传“我的前半生”
#好书我来评#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儿皇帝,一生经历了,封建帝制皇朝,复辟,伪满洲国,被苏联红军俘虏,进入东北战犯管理所,特赦,做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当事者本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以自己视角,经历,感悟会议记录而成。收录成书,书名就是:我的前半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 [97] 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 [85]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1950年8月,溥仪从苏联被押送回国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指令下,于1957年下半年起,开始撰写《我的前半生》,揭露自己和检举日寇及伪满政权的种种罪行,历时一年半左右。
他的《我的前半生》被誉为“奇书”。从自己的家族背景写起,写到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整个过程虽是个人传记,却全方位再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晚清、民国以及伪满洲国历史的必读书。由于溥仪写作能力较差,所方就指令溥杰帮助他写,据溥杰回忆:
“大哥口述,由我执笔,从家世、出身到他三岁登基,一直写到1957年,其中也插进一些我的经历,总共写了45万字。这份材料,只能说是一份自传性的自我检查,不像是书。”
许多原伪满大臣、将官也为他提供伪满时期的材料;又从辽宁图书馆借来一些图书,包括许多演义小说,如《清宫十三朝演义》等稗官野史,供其参考。成稿后,由战犯自刻蜡版,油印了几十本,送公安部领导传阅并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参阅。这就是摇篮时期的《我的前半生》。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我的前半生》(油印本)比较关注,公安部至今保存着周总理接见溥仪及其家人时的谈话纪要。
1960年1月,群众出版社为了满足政法系统的需要,决定用850纸型的32开本,以上下两册的方式,把45万字的油印本排印成铅活字体,在系统中发行,该版本也是群众出版社对《我的前半生》的首次介入。
末代皇帝 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指派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去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