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贵:晚明第一悍将,万历皇帝的“救火队长”
麻贵:晚明第一悍将,万历皇帝的“救火队长”
贵(麻贵)果毅骁捷,善用兵,东西并著功伐。先后承特赐者七,锡世廕者六。——《明史》
麻贵,回族,大同右卫(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出身军人世家,其父为大同参将麻禄。麻贵自幼习武,年长从军,靠着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拼杀,一步步走向明军的高级指挥层。万历初年,麻贵被提升为大同副总兵,镇守九边重镇大同。方其时,戚继光坐镇宣府、李成梁镇守辽东、麻贵在大同,大明的北方固若金汤。
万历十年(1582年),明廷提拔麻贵为宁夏总兵官,此后长期驻防宁夏,捍卫大明的西北边疆。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人哱拜反叛,是为哱拜之乱或宁夏之役。明廷以麻贵为副将协助总督督魏学曾平叛,初不利,战事迁延日久。后明廷以萧如薰为总督,统帅各路明军进剿。萧如薰是文官,更多的是统筹协调,具体指挥作战则由麻贵负责。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七月,麻贵全歼叛军主力,荡平叛乱,万历皇帝为此祭告祖庙宣扬大捷,提升麻贵署都督同知,给予世代荫封。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大明与日本在朝鲜问题上和谈失败,双方重开战事,抗日援朝战争进入新一轮高潮。为彻底打服日本,万历皇帝从全国各地征调海陆军赴朝鲜作战。小小的朝鲜半岛云集了陈璘、邓子龙的大明精锐水师,吴惟忠的戚家军等明军精锐。万历皇帝还吸取第一次抗日援朝战争不设总指挥导致各自为战的教训,任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加提督衔,统一节制在朝各路明军,朝鲜王国军队并受麻贵节制。
麻贵赴朝后,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兵四路对日军发起反攻,重创日本陆军精锐加藤清正所部。与此同时,陈璘、邓子龙在露梁大破日本海军,全歼日本海军精锐岛津义弘所部。随着日军在海陆战场上的失利,明军乘胜追击,一路打到釜山,朝鲜半岛上的日军近乎团灭。
在明军凌厉的攻势下,日军残部只得仓皇逃离朝鲜半岛,明军收复朝鲜半岛全境,李氏朝鲜得以复国。战后,李氏朝鲜在汉城外的南汉山上大书“再造藩邦”四个大字,以纪念大明对朝鲜的复国之恩。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麻贵率领明军班师回朝,并押送了数百名日军大小头目,万历皇帝在北京午门举行了隆重的献俘礼,这一刻无疑是晚明阴沉天空中最惨烈的一幕,也是大明最后的荣光,万历皇帝非常高兴,下诏从内帑(皇帝的私人小金库)中拨200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将士,明军山呼万岁。献俘礼结束后,万历皇帝提拔麻贵为右都督,并给予世代荫封。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辽东局势紧张,万历皇帝以麻贵镇守辽东,协助辽东总兵李成梁戍卫辽东。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蒙古泰宁炒花部袭扰辽东,麻贵以诱敌深入之计,大破之,并一路追杀至白云山(今辽宁鞍山海城一带)。泰宁炒花部不甘心失败,遂勾结卜言顾伯要儿和哈剌汉乃蛮,联兵进犯清河(今辽宁本溪),麻贵在清河再次大破各路联军,此战彻底打垮了蒙古各部的士气,之后再不敢袭扰辽东,边境遂安。
从宁夏到朝鲜再到辽东,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麻贵将军的影子,万历皇帝称赞其“一时良将”,俨然是万历皇帝的“救火队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麻贵去世。一年后萨尔浒之战爆发,11万明军被新兴的女真首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歼灭,努尔哈赤强势崛起,辽东易手,诚可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