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一生:从数学20分到文学巅峰,86岁高龄离世,妹妹深情送别
琼瑶一生:从数学20分到文学巅峰,86岁高龄离世,妹妹深情送别
当年轻的琼瑶在数学考卷上只得了20分时,她的妹妹陈锦春却轻松考取了98分的高分。
母亲的严厉责备“你怎么就不能像妹妹一样!”如同冰冷的箭,深深刺伤了琼瑶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于是导致了琼瑶做出极端的选择——吃下一整瓶安眠药,一周后才苏醒过来。

时光倒退数十年,彼时的琼瑶仅仅是一名普通学生,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有着无比炽热的文学梦想。
但现实是无情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数学成绩仿佛成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琼瑶的数学成绩始终不太理想,这致使她在家庭里遭到了冷落与责备。

她的妹妹陈锦春要比琼瑶小9岁,是个十足的学霸,每次考试都能收获优异的成绩,数学更是其拿手科目。如此鲜明的对比,显然使琼瑶越发自卑和无助。
琼瑶的内心是复杂的。不过她喜爱文学,希望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在家庭的沉重压力下,她只能直面数学这座难以跨越的高山。
她也曾努力尝试着想要在数学方面有所突破,可是不管她怎样奋力拼搏,成绩一直没有提高。这使她陷入绝望与迷茫之中,她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
母亲对琼瑶的责怪与不满无异于雪上加霜。她怎么都想不通,琼瑶为何不能在数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为何不能像妹妹那般出色。

在母亲眼里琼瑶仿佛永远都是个失败者,是个比不上妹妹的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令琼瑶觉得压抑和痛苦,她期盼着能得到母亲的认可与理解,可收获的却只有无穷无尽的责备和冷漠。
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之后,琼瑶的情绪濒临崩溃。母亲的责备与冷漠让她不堪忍受,她也无法再接受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与处境。就这样,她做出了一个极为极端的抉择——吞下一整瓶安眠药。

在那个时候,她可能是企图用这种方式终结自己的痛苦与绝望,又或许是想借这个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幸运的是琼瑶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一周之后她终于苏醒过来。这一事件让她的家庭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也促使家人进行深刻的反思。

琼瑶住院时候家人与朋友依次前来探望,给予她源源不断的支持与鼓励。她的妹妹陈锦春一直陪伴左右,在精神方面给姐姐带来慰藉。
琼瑶身体慢慢康复后,便回归家庭生活。她珍视与家人共度的每分每秒,尽情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琼瑶身体彻底痊愈之后,再次拿起笔,开启新的文学创作之旅。她把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注入作品,从而让作品变得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心。
母亲开始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于是开始努力去理解琼瑶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琼瑶经由此次事件也想通了,从而更加稳固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与追求。她愈发勤奋地投入写作,借助文字来疗愈心灵的伤痛,抒发内心的情愫。

1963年7月,琼瑶的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得以出版,直至其创作生涯后期的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
这部长达80万字的长篇小说耗费了她七年的时光才完成,这既是她的封笔之作,也是她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

2024年12月4日13时22分许,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的家中翩然离去,享年86岁。
在琼瑶的葬礼上,她的妹妹陈锦春前来。陈锦春身着紫衣,双手合十,站在琼瑶儿子陈中维的身旁,送别姐姐最后一程,这般深情厚谊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