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榆中“营”的由来,太子营的传说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榆中“营”的由来,太子营的传说 榆中县清水乡西北部,有个村子叫太子营。这个村还保留着一些城堡的遗迹。当地曾经流传过一个民间传说,它给人们说出了太子营的来历。民间传说

榆中“营”的由来,太子营的传说

榆中县清水乡西北部,有个村子叫太子营。这个村还保留着一些城堡的遗迹。当地曾经流传过一个民间传说,它给人们说出了太子营的来历。民间传说太子营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太子驻扎过的地方。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征讨匈奴,扶苏太子监军。他们在榆中境内设立了榆中县,同时又沿着黄河修筑了防御工事———秦长城,今天太子营一带就是扶苏住过的地方。

关于太子营的来历,民间还有一种传说。传说三国时,董卓率兵东进,失败后退守榆中屯田,同时在这个地方修筑了城堡,民间传说董卓军中有一位太子,在此营中驻扎,所以就被人们命名为太子营。太子是专门用来称呼王储的,只能和首都或王国有关。实际上,距离太子营不远就是榆中夏官营(或东古城),曾经是西秦国都,有可能是西秦太子来此驻扎。据记载,乞伏乾归建立西秦以后,曾任命太子乞伏火只磐领尚书令,有可能就是这位太子的驻扎之地。

早在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常常进犯中原地区,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前去讨伐,霍去病将榆中视为战略跳板,重点防御地,于是修建了很多军营,用来守御。如现在的新营,韦家营等。

在北宋时期,西夏族不断南下,步步紧逼北宋朝庭,榆中成了西夏和北宋的必争之地,为了守住这块军事要地,北宋政府也下令修了许多营地。如夏官营,高墩营一带的营地。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义时吸取宋亡的教训,因榆中接近边关,于是对榆中加强了军事防御,修建了许多营地,还一度曾考虑把都城建在新营,但由于榆中接近边关,易攻难守,于是朱元璋改变了想法。有新营、太子营,大兴营等。

清末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榆中又处于西北军团的重要军事要道,成为军阀必争之地,营地又成为重要军事防御。有城关营、王家营等。

由此可见,榆中境内的营地大多和军事有关,当然也有以其它因素命名的,如以风景命名的清水营;以姓氏命名的,如彭家营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