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红楼梦批读——第五回 (二十)收尾:飞鸟各投林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红楼梦批读——第五回 (二十)收尾:飞鸟各投林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脂评:“二句先总宁 荣,与树倒猢狲散[2]作反照。”) 有恩的,死里逃

红楼梦批读——第五回 (二十)收尾:飞鸟各投林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脂评:“二句先总宁

荣,与树倒猢狲散[2]作反照。”)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脂评:“将通部女子一总。”)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脂评:“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蒋勋:“这是视觉画面,也呼应着最后宝玉的出家。宝玉出家时,家族败落,他远远看到父亲坐着轿子过去。而从贾政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和尚,光着头,披了一个大红的猩猩毡的披风,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跪下给他磕了几个头就走了。”)

(红学界一般认为此曲十二分句分别隐喻正十二钗命运,但具体分属则有争议。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两句总括“家亡”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无情的,分明报应——王熙凤

欠命的,命已还——贾元春;欠泪的,泪已尽——林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迎春;分离聚合皆前定——贾探春、史湘云

欲识命短问前生——贾迎春、贾元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秦可卿

俞平伯《红楼梦辨》:

为官的,家业凋零——史湘云;富贵的,金银散尽——薛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贾迎春;欠泪的,泪已尽——林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秦可卿;分离聚合皆前定——贾探春

欲识命短问前生——贾元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贾惜春;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王熙凤

也有一派说法认为,把一气呵成的曲文割裂开来,按人分派,这只会削足适履,损伤原意。)

[2] “树倒猢狲散”一语,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五次,一处在正文,四处在批语中。第十三回秦氏托梦凤姐时说“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第十三回凤姐说出这句话后,庚辰本针对秦氏之言批曰:“‘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本回脂评出现两次,第二十二回贾母作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庚辰本批曰:“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 第十三回的脂评提及一个很明确的时间概念。学界一致认定,这一俗语原为曹寅口头禅。据施闰章之孙施瑮《隋村先生遗集》卷六《病中杂赋》云:“楝子花开满院香,幽魂夜夜楝亭旁。廿年树倒西堂闭,不待西州泪万行。”其注云:“曹楝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今忆斯言,车轮腹转!以瑮受公知最深也。楝亭、西堂皆署中斋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