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维庸之妻》:有情不必终老 看谁决定先跑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维庸之妻》:有情不必终老 看谁决定先跑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写了一本《维庸之妻》,有人说这是一本从一个女人的视角看透颓废男人的一生. 也有人这是一本极端

《维庸之妻》:有情不必终老 看谁决定先跑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写了一本《维庸之妻》,有人说这是一本从一个女人的视角看透颓废男人的一生.

也有人这是一本极端男权的书,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 女人只是不需要思考低等生物。

但我觉得太宰治真正想说的是:希望让你离开那个懦弱无能又颓废的丈夫,去过你要过的生活。

1 :渣男本源

《维庸之妻》的主要人物有两位,一个是作家大谷、另一位是妻子阿幸。

阿幸是落魄诗人大谷有实无名的妻子,丈夫大谷酗酒、乱性,四处行骗赖账,对家庭不闻不问,时常夜不归宿。

不仅欠下高额酒资,甚至在某一天还强抢了酒馆用于经营的钱款。

酒馆夫妇前来讨债,丈夫大谷选择落荒而逃,留下妻子阿幸孤独无力的面对债主。

阿幸把自己当做人质,留在了被自己丈夫盗窃的在酒馆为打工还债。

要照顾着孩子,还要努力的赚钱帮丈夫还债,奇特的是,平时两人聚少离多,但因为妻子在酒店打工,反而能经常跟丈夫在一起。

这变成了一个很奇怪的逻辑

:想要我爱你,就得你养我.

但是阿幸似乎过得很快乐,她十分努力的工作着,以前的事情就过去吧,只要能跟丈夫在一起,什么都可以。

本以为这一切能有新的开始,但在某个雨夜,她受到了其他男人的侵犯。

她没有哭喊,也没有跟丈夫哭诉,而是若无其事去上班。

因为要生存,更重要的是,没有人会在乎她的感受。

懦弱无能的丈夫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温柔贤惠的妻子默默的承担这个家庭,这些情况的出现其实跟文章的所定调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2: 时代的吸血鬼

战败后的日本社会,社会等级秩序崩塌,本是男爵的次子、有名的诗人大谷为此失去了原本的身份,他被时代被剥夺了属于原有的优越感。

曾经的贵族天才,二十岁就能写书,号称日本头号诗人,这些头衔没了秩序的维持,像梦幻泡影一般,烟消云散。

换来的是酗酒、乱性,四处行骗赖账,即便如此,仍旧有源源不断的美少女选择投怀送抱,更愿意为他无私奉献。

这其中原因就是他把自己伪装成了“弱者”,更把这一切归咎于这个世界,让女子心生怜悯,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圣母心泛滥”。

可惜,无论是谁碰见了大谷,都会被他像榨取甘蔗汁一样,从头到脚碾压,留下所有可以利用的精华,剩余的残渣,被像垃圾一样随意丢弃。

曾经的情人阿秋,因为认识他,导致原来的靠山也走,最后身无分文,在大杂院的一间肮脏的屋子里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现在的妻子阿幸也是如此,当酒馆夫妇走进他们房子

陈旧的榻榻米,破败的格子窗,剥落的墙壁,露出骨架的纸糊隔门,一边的角落里是桌子和空荡荡的书架,目睹屋里这般荒凉的景象,两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给不了别人任何的东西,更没有为整个家庭奋斗的概念,面对世界的方式,就是用酒精的方式进行自我毁灭。

对明天的期待,就是能不能再多喝一杯酒,能不能再多骗一个女人。

别人上门讨债,他说对方是敲诈勒索。

女人没有幸福和不幸福,只有身为男人的自己才能体会到不幸福,那些逃避和伪装的理由是自己时刻要跟恐惧做斗争。

更是把偷盗钱财的原因归咎于妻子和孩子身上

如果不是为了让你们过个好年,我怎么会偷钱呢?

我没有错,是这个世界有错。

他这种心态在心理学上被比喻成精神功能症患者,他们共同属性就是:

我也很想解决我所有的问题。但很不幸地,有很多原因阻止我这么做

简单的说,就是我很想变得优秀,但是很多原因让我变成了一个废物。

就像是吸血鬼一样,寄生在别人身边,不断的灌输他的想法和理念,但又特别擅长伪装,就如文中所说:

魔鬼首次出现在人家里的时候,是否都显得静谧而纯真

从而把对方压榨完毕后,毫不留情的丢弃,接着去寻找下一个宿主。

3:无条件的精神鸦片

《维庸之妻》的妻子,她在太宰治的笔墨下温柔贤惠,不是贵族,却胜似贵族。

当丈夫像头乌鸦一样落荒而逃,妻子却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挺身而出为保护家人。

“住手!谁都不能伤着哪儿,过后让我来收拾这场面。”

她为了丈夫能逃跑,光着脚拎着合服衣角,屁颠屁颠的冲下去抱住一位大汉,

本该是保护他的男人跑了,身边只剩下那个瘦的难看的傻儿子,对着她咯吱咯吱的傻笑。

最后像人质一样的待在债主家里,为丈夫还债。

即便丈夫带着其他的女人出现,她不但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说成是这个世界偶尔的奇迹。

随后的日子,就变成了她负责赚钱养家,他负责到处去花。

可是又如何,只要能跟丈夫一起回家,她就觉得很幸福了。

没有名分。

没有金钱。

更没有爱。

只要能见到丈夫,能跟他一起回家,她就很幸福了。

像极了《鹿鼎记》里面的不言不语的老实丫头双儿,温柔体贴初,纯洁可爱,清秀可人就算了,内心还至纯至真,甚至不跟韦小宝其他的老婆们争风吃醋。

无条件地付出,无条件的守候。

你跟其他女人好又如何,我能在你身边就好觉得很幸福了

阿幸和双儿,就是太宰治和金庸笔下心中的心仪伴侣,更是广大男性的梦中情人.

为了让广大女性都成为阿幸和双儿这样的女性,就有人制定了"三从四德”,还有各种电视剧,比如《娘道》这类电视剧的热播。

为了就是理念的灌输,价值观的传播。

但你会发现,即便她们成为了大家眼中“要成为这样的人”,似乎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就像文中的阿幸一样。

像寄生虫一样吸附在社会的边缘,生活全靠别人救济,心只能像候鸟居无定所,随波逐流。

因为她们接受了“无条件的顺从”这个理念,所以她们没有自我,更是不敢反抗。

更像一个玩偶一般,毫无活力。

4:钱不会背叛你

有相关研究机构对各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测试,14~18岁年龄段的一组女孩,在才能和智商方面比其他任何测试组都要高,包括所有的男孩。

这些孩子要么来自只有母亲挣钱的家庭,要么来自母亲负责大多数支出的家庭。

她们的发展更为自由,也更为独立,丝毫没有受到男权社会难以摆脱的固执观念的限制。

也就是说,经济上的独立不单单可以让自己的人格独立,甚至会影响到后代。

能通过自己的劳作获取报酬,体现自己的价值。

妻子阿幸第一次有开心的开心的笑容时,是她赚钱的那一刻。

自第二天开始,我的生活焕然一新,心中充满快乐。我去理发店修整了头发,还买了一些化妆品,重新改作了和服,又从老板娘那里得到两双新布袜。仿佛此前心中的苦闷都被拭去得一干二净。

她用自己赚到的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别人要求她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开始跟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她的世界里不再是只有他老公一个人。

她也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也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为什么还得无条件的服从?

为什么我必须得到你的认同,才能活得有价值?

我见过太多的男人像极了文中的那位丈夫

他回来时都喝得酩酊大醉,脸色苍白,艰难地喘着气,默默地看着我,扑簌簌地掉眼泪,忽而钻进我的被窝。紧紧地抱住我说:

“啊,我不行了,可怕、真可怕。我好害怕呀!救救我吧!”

不敢和世界战斗,只会躲在女人怀中哭泣,沉溺在失败和幻想中不断徘徊。

他们值得去可怜吗?

而我觉得更值得可怜的,是那些可怜他们的人。

相关文章